“所以我希望,过几年,我这边安定下来,有了功业,再娶你过门,可否?”刘韬缓缓说道,十二岁的确是太小,“我们先定个婚约,最多三年,我必娶你!”

        实际上最好是四年……刘韬在心里吐槽,十六岁心里负担还稍微小一些。不不,至少要五年,毕竟这虚岁,换言之今年甄姜才十一岁,这样都要娶,那就太禽兽了!

        从现在开始算,三四年之间,虽然九州依然不断有动乱,每年都有大量的贼人起兵,不过总体勉强安稳了下来。大量士绅亡故,空出不少土地,流民又有安身立命之所。

        算下来,居然还有那么点‘大汉中兴’的意味。

        只是在刘韬看来,无非是扬汤止沸,尤其是恢复州牧制度,更是给后来的群雄割据创造条件。至于祸根,便是黄巾之乱时,下达的那份,允许地方良家子弟,组建民团抵御黄巾贼的诏书了!

        他也打算趁着这三四年的时间,好好种田,经营好一个根据地,有那么三四千左右的战兵,这样就有资格,去参加诸侯讨董了。

        最好趁机把张杨干掉,然后夺取上党郡,再以此为根基,夺取并州全境作为地盘。凭借壶关和太行山阻挡袁绍,同时一路西进。别的不说,骑兵不会少,这样就算马镫和马蹄铁这些外泄,自己也有争霸天下的底蕴。

        当初献上马镫和马蹄铁,马镫原本就有,只是没有成熟,马蹄铁则是延长马匹使用寿命,降低骑兵的损耗,对战力提升没有直接帮助。

        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不献?留着在脑子里面发霉么?还不如拿出来,换取实利!

        甄姜不知刘韬的想法,只是没想到,对方提出三年之约,顿时有些抽咽:“莫非刘司马,觉得姜不好,看不上小女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