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杖”就是在手杖的扶手处做成一只斑鸠鸟的形状,然后在斑鸠鸟的腹部外延铜管,然后制作合模的铁棍或者其它圆棍,插入外延铜管,类似于拐杖,杖长九尺。

        鸠杖在先秦时期是长者地位的象征,汉代更是以拥有皇帝所赐鸠杖为荣,另外关于鸠杖还有一个传说,汉代学者应劭在《风俗通意》中提供了一种解释。

        汉高祖刘邦在一次与项羽的大战中败北,面对项目的穷追不舍,刘邦在紧急之下躲进了灌木丛中,当时正好有一只斑鸠鸟落在树上,并且还不断鸣叫,项羽追至此处,理所当然的认为无人,否则斑鸠肯定早就被惊动飞走了。刘邦称帝后,觉得这是斑鸠的掩护,才帮他躲过了一劫,为了纪念这只斑鸠,就做了鸠杖用来帮助行走不便的老人。

        不过这个传说如今已经被证明是假的,已经出土的鸠杖,最早已经证实是在战国时期的,更何况根据正史的记载,鸠杖还是早在先秦时期,就被确认为是长者地位的象征。

        关于九州人敬老爱老,这点从传统的重阳节,就可以窥知一二。

        易经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数字九是最大的阳数,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数的重叠,因此被称为重阳,也就重九,因此才会古人赋予了极高的地位,定为重阳节。

        登高望远、插茱萸枝、喝菊花酒、吃重阳糕,古人们在重阳节进行祭祖等活动,以此来表示对先辈们的敬爱,后来重阳节就成了广为熟知的敬老节。

        不仅如此,古人们还以将斑鸠赠予老人,以示尊敬。

        《周礼.罗氏》记载:“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中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这段话的意思翻译到现代文的意思,是说每逢农历年大祭之后,朝廷中掌管鸟事的官员,就会开始准备细密之网,与春天最中时期捕捉斑鸠鸟献与天子,再由天子赠予自己国家的老人,以此来提醒天下人敬老爱老。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因此古人认为鸣叫婉转的斑鸠咽喉畅通,所以送斑鸠给老人,接斑鸠的传说祝愿老人食道畅通,进食无阻,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制作鸠杖敬送老人的说法,也是源于鸠为不噎之鸟而来,刻鸠于杖头,可望老者食时防噎。

        鸠杖最为盛行的年代是在汉朝,在汉朝时期道德观以“孝”为核心,就连帝王的谥号中都带有一个“孝”字。八一年在甘肃威武磨嘴子曾经还出土过汉朝皇帝颁布的《王杖诏书令》,上面有着汉代敬老的内容记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