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讨价还价后。

        王小涛最终以五十万的价格,买下了这样一件,上面有着精美绝伦绣花的绸缎袋子。

        “王小友,赎老夫眼拙,实在是没能看出,这件苏绣的绸缎袋子,还有什么玄机?”

        古老早在王小涛和卖家交谈的时候,就认真打量了许久,可看来看去,觉得还是一件清末民初时期的绸缎袋子而已,并没有其它太多特别的地方。

        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了不得的地方,可能也就是绸缎袋子上的刺绣了,这可不是一般的刺绣,更不是机绣,而是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绣。

        苏绣作为九州四大名绣之一,在九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宫廷选宫女什么的,那些苏绣手艺好的,往往都能够在宫廷内,混得不错。

        以绣针引彩线,按事先设计的花纹和色彩,在丝绸或者棉布上,刺缀运针,通过绣迹构成花样、图案、文字等,其工艺上的细腻与精湛,所绣之物的精美绝对,使其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苏绣的精致繁复,更是难得,一根丝线都能够分为六十四甚至是一百二十八分之一,所以在收藏界,更是有着“软黄金”之称,“藏金不如藏绣”的说法,这是整个收藏圈子里的共识。

        民国时期,苏绣盛极而衰,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见起色,即便是现代的苏绣,平均成交价也达到了十几万每件的价格。而若是清末民初的苏绣,随便一件的价格,都在二十万以上。

        曾经有一件苏绣唐卡,更是刷新了苏绣的成交历史,足足达到了三点四亿的天价,即便是王小涛那块和珅的怀表、以及那些一级国宝级别的文物,在价值上都无法与之媲美。

        在苏绣备受收藏圈的热捧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便是苏绣便于保存,可达两千年以上,是难得的理想传世之物。

        但即便如此,清朝往后开始,大部分苏绣的价值,基本都被限定在二三十万的样子,眼前这件清末民初的苏绣绸缎袋子,放进市场的话,最多也就是三十万的样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