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词源续编》记载:“清乾隆时,苏人胡学周在苏自设一小窑,制瓷瓶、烟壶等瓷器,甚精美,自号‘古月轩主人’。乾隆南巡,见而好之,因携之至京使管御窑,仍用‘古月轩’之名。

        胡学周所监管下御窑烧制的画珐琅瓷器,为乾隆时期画珐琅瓷器的巅峰,而乾隆时期的画珐琅瓷器,又为康雍乾三时期的巅峰,所以画珐琅瓷器,以古月轩为尊。

        不过关于胡学周这个人的存在,历史上一直有着较大的争议。

        清未民初许立衡著有一部《饮流斋说瓷》:“古月轩凡三说,一谓古月轩属于乾隆之轩名,画工为金成,字旭映者也;一谓古月轩为清帝之轩名,不专属乾隆,历代精制之精品均藏于是轩也;一谓古月轩系胡姓人,精画料器,而乾隆御制瓷品仿之也。”

        民国十三年,冯玉祥发动京都城政变,废除大清皇帝称号,将宣统皇帝溥仪赶出皇宫,之后皇宫成为故宫博物院。曾有人查遍故宫、颐和园、热和行宫,寻找圆明园遗址,都没有发现古月轩,关于胡学周这个人,也查不到人物实据。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魔都出版《辞海》“珐琅彩”条目解释为:“清代康熙时期开始炼制,雍正乾隆时期进一步提高,其底部有古月轩字样,俗称古月轩瓷器。”

        古月轩瓷器,又称瓷胎画珐琅,是瓷器装饰技法的一种,国外称蔷薇彩。使用外来颜料,色种多,色彩控制准确,画面有立体感,工巧精细、富丽堂皇,专供内廷秘玩。

        查清代《瓷器库底册》并没有古月轩这个名称,所以今天我们所说的古月轩,都是瓷胎画珐琅。当时的画珐琅瓷器,除了瓷胎外,还有料胎和铜胎两种,现在的人把瓷胎与料胎上画珐琅成为古月轩,而铜胎又称画珐琅。

        但事实上,胡学周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古月轩瓷器,也确实正如《词源续编》所记载的那样,只是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撑。

        “不能证明胡学周这个人的绝对存在,就无法证明古月轩瓷器为画珐琅瓷器之最。”

        “希望哪些东西还在,这样就能够证明胡学周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