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将侄子朱允炆赶下皇位登基称帝,为明朝第三任皇帝。

        期间,大量建文帝的旧臣得到清理,但唯独有一位得到建文帝两次提拔重用的旧臣,不仅被朱棣免于责罚,还封为户部左侍郎。这位便是明初经历过五朝,前后获得五朝皇帝重用的夏原吉。

        出生于湘省湘阴的夏原吉,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被从国子监学生直接提拔为中书省秘术,后朱棣迁都北平、建造紫禁城、郑和六次下西洋、修《永乐大典》、以及永乐大帝的五次北征等千秋丰功伟绩,这一切所有的巨额花费,都源自夏原吉一人。

        永乐一朝,能够在大肆折腾中,还能保持国库的充盈,国家财力的雄厚,夏原吉功不可没。

        永乐盛世中,有一般的功劳来自监国的太子朱高炽,而在这朱高炽的一半功劳内,又有夏原吉的一半功劳。

        永乐十九年,夏原吉因劝阻朱棣第三次北征,劳民伤财,应休养生息,被关入大狱,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释放夏原吉。

        在朱高炽执政期间,夏原吉提出的赈济灾民、减免税福;停止制造包船、停止郑和下西洋;为建文帝旧臣平反这三条治理方针,让在位仅仅只有十个月的明仁宗,开启了仁宣之治的开端。

        到了明宣宗时期,夏原吉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器重,明宣宗几乎每天都有赏赐给夏原吉。体恤劳苦功高的夏原吉年事已大的明宣宗朱瞻基,不仅命令专门为自己御制的宫廷工坊,为夏原吉御制龙皮凉席避暑,更是还亲手画了一幅《寿星图》做寿礼。

        直到公元一四三零年,历经五位皇帝而不倒的夏原吉才终老,明宣宗封他为太师,谥号忠靖,后代永世不用缴纳赋税。

        这是何等之荣耀!

        纵观九州历史上,能够获得此等殊荣的多朝元老,又能有几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