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方既明直接这么说了,可不仅方艳红不信,宁志勇不信,连方伟军都不信!也就宁舒媛,相信方既明。

        因为宁舒媛觉得,方既明连网游辅助器都能搞得出来,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文化课不好?

        有时候方既明也感慨啊,说实话没人相信,说大话的时候,却信的人一大堆。

        方既明的一次考砸,缓解了方艳红一家人的矛盾,反倒都来安慰他了。这倒是让方伟军有点感慨,但也不好重提什么,因为宁舒媛的读书环境比很多人都要好了。有句话说得好,你能考上大学,不是因为你有多聪明,而是你足够幸运。

        是的,足够幸运。

        哪怕是二十年后,也不过是区区八百多万的高校毕业生。这里面,还有一大半是专科毕业的大学生,而本科以上学历的学生占比不到50%。你能说,这八百多万人都很聪明吗?不是的,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家庭条件的差异,再加上很多孩子自身不喜欢学习等等因素,才导致了很多人辍学打工,或者进入职业学校等等。

        相比较来说,宁舒媛已经很幸运了。

        而方既明是更加幸运的,因为能做一个艺考生,背后不仅仅的金钱的付出,还有家长的理解和陪同,这些都是成本。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做到这一点的,而成功能拿到专业合格证的艺考生,更是凤毛麟角。看看校考的通过人数就知道了,不过区区数百人。哪怕全国的艺术院校加起来,也不过一两千人。跟动辄数万的艺考生相比,这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饭桌上,宁志勇跟方伟军喝了点小酒,开始感慨了:“哥,你给说说,读书是不是重要?我的家庭环境并不好,虽然是盛海本地人,可三十年前我家什么环境?标准的底层百姓!那时候的盛海农村人,虽然比其他地方稍好一点,可好得有限。我家里人就知道,只有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当年我也是幸运的啊,虽然成绩不怎么样,可考了两次总算考上了大学。结果,分配到单位,才有今天的生活。

        哥,你看看现在的社会,大学生都取消分配了,说明了什么?大学生太多了,超出了国家能分配的能力了。这大学生都这么多了,竞争更加激烈了,你还不努力学习,你怎么竞争得过人家?”

        方伟军看了一眼正在低头吃饭的方既明,苦笑着说道:“妹夫,你算好了。你是本科生,我是专科生。所以你能来盛海,我只能回金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