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居住的永乐宫,后殿是寝殿,前殿正中的明间是皇帝平时处理政务、接见大臣的地方,东边是暖阁,西边是书房。

        被顾悯一打断,沈映也没了逛皇宫的心情,把顾悯打发走后,便回了自己宫里。

        明间的御案上堆放着厚厚一叠奏章,沈映想着或许看看这些大臣们写的奏本能帮他加深对大应朝大小官员和朝政的认识,便走到书案后坐下,拿起奏章翻看起来。

        不一会儿,万忠全过来奉茶,他把茶盏放到皇帝手边,轻声说:“皇上,上面这几本奏章都是早上杜首辅差人送过来的,说都是急务,还请皇上晚膳前能够批示完送回内阁。”

        沈映随口问道:“什么事情这么着急?”

        万忠全笑道:“估计是为了前些日子平阳王谋逆之事,锦衣卫拿了人却迟迟没有接到该如何处置的旨意,朝廷内外难免会对此事有议论,所以皇上还是得早做决断才好。”

        沈映状似随意地瞟了万忠全一眼,自古宦官干政都是皇帝的大忌,而万忠全一个太监能把朝政说的头头是道,且一点都不避讳他这个皇帝,可见整个大应朝,皇权已经旁落到何等地步。

        沈映拿起最上面的一本奏章,一打开便先看到了里面那张内阁进呈的票拟。

        大致意思是平阳王对皇上不敬,有谋逆之心,请皇上按律严惩,以儆效尤。

        若是按律严惩,谋反那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皇帝手里的御笔一落,恐怕就有几百条人命顷刻葬送。

        沈映不是原来昏庸无道的小皇帝,自然不能随随便便就草菅人命,他放下奏章,端起一旁的茶盏,掀开杯盖撇开上面的浮沫,浅浅呷了一口茶,借喝茶为掩饰,开始回忆里前三章交代的大应朝各方势力介绍。

        大应朝的官制和明朝类似,设内阁六部,也有东厂和锦衣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