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侧耳细听,‘保佑我儿子,儿媳妇,今年让我抱个大胖孙子,我死了也能闭眼了。’

        ‘保佑今年家里面的老少爷们儿,出去打工顺顺利利,回来给你多烧点。’

        ‘求神灵保佑,让我家孙子学习顺顺利利,考上大学,老婆子给你磕头了。’

        ‘求神灵保佑,让我家儿子出去带个儿媳妇回来,我给你来年共两个香塔。’

        ‘求神灵保佑,俺家的顶梁柱外出开车,无灾无险,顺顺利利。’

        ‘求神保佑,家里的老头腰疼腿疼吃了药能治好。’

        诸如此类,当你细心去听就会发现,求神拜佛不是为了真的获得什么,而只是为了获得心灵安慰而已,希望自己的诚心能有所收获,对于未来迷茫,因此需要寻找寄托之物。

        因为我们并不求神灵真的能保佑什么,只是一个心理安慰而已,如果某人的孙子成绩一直是年级第一,他会求神灵保佑考上大学吗?

        已有之物,何必再求,所以他们求的是那些自己觉得不安的事,让自己安心下来。

        自己有需要神保佑的东西吗?前世衣食住行,钱是用辛苦,用命挣出来的,工作繁忙,哪有时间求神,给钱吗?

        今生所有困难全靠自己度过,吃喝靠自己一点点获得,方超坚信自己能挺过来,并活得很好。

        相信自己心灵就不需要寻找别的依靠,那,心中没有对未知的恐惧,自然而然也没有对于神灵的敬畏,没了敬畏之心哪来的诚心。

        方超最后终于想通了,原来自己求的,一直都不是台子上的木雕泥塑,一个木头疙瘩,自己不信他是神,他就不是神,所以就算诚心与否就不那么重要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文儿小说;http://www.wenerboo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