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验的老农一看沉甸甸的弯下腰的庄稼,就知道今天是一个好季节,特别感谢和大家伙同吃同住的李大人。

        老农们看看天色,就算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人物,也能看懂大概的天气,判断出来该开始秋收的日子,把这个消息汇报给李玉锦。

        “李大人,咱们可以开始收庄稼了,今年的粮食肯定好!”李玉锦和他们一起干活这么长时间,百姓们对他不仅仅是恭敬,还有一种亲情在,真心换来了真心。

        “好,大爷,那咱们开始吧,我派人去告诉大家伙!”李玉锦很高兴啊,毕竟这么长的时间,他一直在为这一件事努力,终于看到硕果丰收了,开心的想要大声喊两句,当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只能把这种心情放在心里。

        由于今年所有的事情都是李玉锦在指挥,种了这么多年的地,大家不禁对自己的水平产生了怀疑,原来他们也有忽略很多东西的时候,反而是年轻的县太爷,让大家伙刮目相看。

        最初的时候,谁都不相信李玉锦会有这个能力,都不相信他会带领大家发家致富,但是,大家的看法随着李玉锦的行动渐渐改变了,原来这都是真的,看着幼苗一天天的长大,开始开花结果,大家相信了!相信这个年轻人真的会带领大家打败贫困。

        至于为什么芷溪县那边已经开始秋收了,这边大家还没开始,就是因为大家在等着年轻人发话,等着一起收获。

        李玉锦一个命令下来,很快就传遍了塘沽县的每个角落,大家纷纷拿上工具,全家出动,开始抢收。

        李玉锦带着手底下的人过来探望,每一个看到他们的人都会热情的打招呼:“李大人,您来了,看看大家伙的粮食,今年可是个肥年啊!”

        “谢谢,李大人,大人辛苦了!”大人们一边背着背篓往家送粮食,一边笑哈哈的和李玉锦说话,脸上的疲惫遮挡不住心里的兴奋。

        小孩子们是最开心的,因为他们以后可以吃好吃的了,可以每天都不用饿着了,这时候的他们帮不了什么大忙,不停地在田埂边嬉笑打闹,这时候的他们才是孩子们该有的快乐,而不是那些有气无力,在家里饿的走不出门的小孩子。

        每天大人们都会在他们耳边叮嘱,李大人是他们的恩人,要懂得感恩,可是毕竟是小孩子,不知道大人们那种发自内心的恭敬到底什么样子,但是他们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是他们的恩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