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抨击吗?只能说是上谏,希望刘韬能够不那么依赖仙术,多依靠一下臣子。这个其实也是不少人的心声,刘韬乾纲独断的情况太多了。

        有时候想到什么政策,就打算落实,根本不考虑官员能不能顶得住临时加塞工作。能劝得动他的,也就那么几个,而且少不得还要辩论半天的。

        私下,已经有人戏称:这大汉的官,越来越难做了。

        问题是刘元起不买账,他们也没办法,好在是五个人一起改卷,他们四个给高一些,把平均分拉高一些,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了。

        其实经典这边考差一些也没关系,刘韬也表示过,经典只是看一个人的知识累积程度,还有品格,重点还是刑律和策论这些,直接关系到未来工作的部分。

        实用主义,这才是刘韬贯彻的。可以的话,他甚至打算学后世的公务员考试,把语文数学和政治这些做成一个大综合,然后再加个策论就差不多了。

        至于刑律,那当然是要把衙门进一步拆分,让县令只能负责治理地方,维护地方治安。镇压叛乱这种事情,交给武猛从事负责,同时审案断案,也专门设置一个直辖刑部的机构来负责,比如说‘法院’什么的。

        再设置一个检察院,类似御史的机构,但更加正规。同时接受百姓上访,信访和检举。

        当然,这些现在不好说出来,省得荀彧连带着六部尚书都要上城墙了……

        到时候,专门设置一个司法考试,专门选拔法律方面的人才就好。又或者在综合能力测试和策论之外,加个科目去考,主要针对这种特殊职位。

        有时候他也搞不懂,自己已经那么克制,为什么群臣还觉得自己的工作忙不完?明明,这一个个措施落实下来的话,他们以后的工作就会变得更加方便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