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只能妥协,刘琮就刘琮吧!反正现在自己还年轻,可以慢慢教导刘琮长大,让他懂事,怎么都不可能成为外戚的傀儡……可以的话,他不想做出废长立幼的举动。

        又过了一个多月,长女也出世,七斤多,不过过程同样有些惊险。主要还是任红昌的年纪,稍微还有些小,身材也偏苗条。七斤的娃儿,对她同样是一种负担。

        然后按照蔡邕的取名规矩,取名刘琼,也是一种美玉……刘韬突然想把刘元起接过来,蔡邕这老头倚老卖老甚是可恶!

        偏偏老丈人,也算半个爹,刘琮都出来了,刘琼似乎也就可以接受了。

        这或许是187年最大的事情,毕竟其他的任何事情,甚至都没办法引起刘韬多少关注。西凉的平叛,也随着贼人龟缩在金城郡,同时物资匮乏而不得不暂时停止。

        当然,也离不离不开董卓的消极怠工。张温已经开始明白,他根本驾驭不了董卓!

        刘宏打算换下张温,但又担心说频繁换将,于战不利,于是打算给张温最后一次机会。

        这一年没什么稀罕事,最多是八月前后,云中县落成一座书院,名为‘师范书院’,次月又建立另外一座书院,名为‘鸿都门学’。

        大家都很好奇两座书院,到底是教导什么的。细问才知,师范书院,专门培养授课的老师,以后会在各县开设蒙学和县学,授课的老师都由师范毕业生担任。

        鸿都门学,却是传授各种职业技术,比如农艺、木匠、匠艺和医药等技艺。这玩意刘宏就开设过,只是最初只是传授歌舞乐理,刘韬将其扩充起来而已。

        甚至打算专门开个农业大学,专门研究作物和牲畜的培育和改良。只是缺乏教员,只能先并入鸿都门学,作为里面的一个学院。

        转眼时间来到188年,刘韬觉得时间过得好快,仿佛被人一笔带过似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文儿小说;http://www.wenerboo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