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刘韬来到洛阳之后,居然提出用竹子造纸的概念。尤其在段时间内,就造出了一批‘厕纸’。用途让文士们嗤之以鼻,但真正用过的,都觉得很不错。

        关键能造出这种纸,自然也能造出更好,可以用于书写的纸张。若是如此,那么袁阀出面垄断原材料,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竹子的价格比麻的价格要便宜得多,边角料则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收购到,袁阀自然打算分一杯羹,而且不仅仅是打算分一杯羹。

        “你我两家若是合作,那么制造出来的纸张,甚至能够供应十三州的用度。”袁绍出面利诱,“不管是蔡侯纸还是竹纸,都将掌控在我们手中,利润有多大,德然应该知晓。”

        “竹纸的工艺虽然保密,但只要愿意去仔细去思考,未必不能复制出来。按说袁家本身也可以投入竹纸这个领域,甚至可以撇开我来经营……那合作,又该从何说起?”刘韬可不上当。

        袁家自己就能搞竹纸,那当然也没必要找他合作。然而现在找了,问题就明显了。

        要么,袁家担心自己名下的造纸坊,把竹纸的品牌打起来,逐渐占据竹纸市场。他们摸索也需要一段时间,而且还要被当成‘模仿者’,这自然不干。

        合作的话,那么工艺方面就不成问题,关键还不用担心成为‘模仿者’或‘跟风者’。说到底,就是可以减少科研投入和研究周期,迅速进入到赚钱的环节,为什么不合作?

        要么,袁家就是希望自己与陛下那边彻底分割开来。以合作的名义,断绝自己和刘宏的联系,切断他的财源。

        和刘宏比起来,其实袁家的门路更宽过,毕竟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士林方面也有很大的号召力。这意味着销售渠道方面,袁家占据优势。

        若是和袁家合作,那么纸张肯定能卖得很火爆,其中利润之大,的确让人很纠结。

        然而若是真的听信了他的言论,与其合作。那么最终,肯定要和刘宏分割,那么这笔多出来的利润,就算是他改换门庭的‘分手费’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