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直接向后一倒,然后呼呼大睡起来,继续下去,估计刘宏都要怀疑他装醉了。

        刘宏叫了一声,结果就是叫不醒。摇了摇头,吩咐郎官把他送回军营。他却是坐会座位,给自己斟酒,然后一口干了,又斟了一杯……

        “陛下,饮酒要适度……”赵忠看不下去,只能上前劝谏。

        “心烦!”刘宏摆了摆手,“醒着难受,醉了才舒服!”

        和刘韬说了半天,大概看得出来,刘韬还没有当皇帝的野心。这点,是他最安心的。两千多人在皇宫里面,虽然闹腾不起来,毕竟卫尉和光禄勋麾下有人。

        更别说执金吾和北军都在,出了事情立刻可以平定,根本不怕刘韬狗急跳墙。

        他的建议也很有用,统一经文注释,甚至列出一个考核标准,来录取士人……以前怎么没有人提过?

        想想明白了,以前在乡里搞出点名声出来,那么就能出仕。现在不仅要名声,还要真材实料了,能不怕?说到这个,刘宏也在怀疑,以前依靠名气选拔出来的,真的是人才?

        当然,这也是就调侃一下,说到底,就算有名气,也得从郎官开始当起。能上就继续上,不能就到地方磨练一段时间。大汉的人才考核制度,本身没有问题……

        这个制度的最致命的地方,就是很大程度,看重地方官的品性和自律情况。可问题最初举孝廉,看重的,可不就是这两样么?!

        所以到底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刘宏想不明白,太复杂。但是图书馆可以开,公开兰台的藏书,然后给天下学子抄录,然后定期举行一个考试,选拔人才为己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