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韬也不是圣人,不能保证自己的政策是绝对完美的。只能去尽量做到,尽量避免悲剧的发生。只是若有人真的连自救都不肯,那么上帝估计也会放弃这个的人。

        “鸿都门学分院?”回到皇宫里面,刘韬找到了户部和礼部的官员,其实就那两兄弟,“陛下,现在各地的书院都还没有完全建设起来。”

        “鸿都门学主要是教导技术,需要的是熟练的老农,还有熟手的工匠……以后鸿都门学,文化课只是作为辅助,主要还是技术为主。”刘韬回道。

        “陛下……”荀彧觉得还是为族兄解释一下好些,“就算是熟练的工人和农夫,他们或许会干,但怎么教可能不懂,再说文化课的老师也欠缺。”

        “可以从秀才里面选拔,毕竟有不少年纪超标的秀才不是吗?”刘韬想了想,“或者进行一个加急的师范培训班,为期一年,让这些秀才和老农什么的,学习一下怎么教学。”

        “这个可以,不过经费方面,可能略有不足。”荀彧摊牌了,就是哭穷。

        “今年的财政预算都是怎么花的?”刘韬问了句,虽然隐约已经有猜测。

        “四成是军费,主要是边防建设,安置俘虏。西域和江南也在陆续推进,同时乌桓的地盘建设了六个县;两成是民生建设,一成是学院建设,以及各省府的重新划分;一成是农业和工业建设;一成医学研究发展;最后一成是造船和海军开销。”

        “铁路建设也在民生建设里面吧?”刘韬想了想问道。

        “的确是这样,一部分在军费里面,毕竟铁路也作为军用。”荀彧点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