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心抵抗一阵子,毕竟出于孝义也该这样。奈何下面的臣子提出,要不干脆就投降吧?显然也是担心,下一个被刺杀的对象,会变成自己。

        投降,最多就是丢官,还能考科举重新出仕。运气好的,甚至可以直接参加考核,继续当官。可如果继续坚持下去,永不录用不说,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被刺杀了。

        也有人站在刘循这边,比如张任和黄权,奈何只是少数派,刘循的岳父庞羲,居然都是投降派的。本身就有这个想法的刘循见状,也不再坚持,果断投降。

        几天后,投降的文书,就送到刘韬的御案上。

        “刘循那么怂的吗?”刘韬吐槽道,为了今年秋季的进攻,大汉已经做好了不少的准备,结果还没有开始打,对方就已经投降。

        “恭喜陛下,不战而屈人之兵!”简雍笑道,管他怂不怂,结果而言不错就行。

        非要攻打益州的话,就那地形,非战斗减员估计都不会少。有法术都没用,从山岭峭壁上掉下去,就算有石头皮肤保护,脑出血都是起步。

        骑兵也施展不开,只能靠步卒。可很不巧的是,大汉在并州起家,最擅长的就是骑兵。下面的将领,大多都是骑将,步将还真没几个。

        所以经过讨论,本来攻打益州,将以张郃为首,然后徐晃、张燕和曹性为副。

        结果可好,计划是计划好了,还没有开始打,没了!

        “也是,投降都投降了……”刘韬摊开双手,“那就下旨,让张郃过去接收益州。吩咐吏部,安排官员考核,以及补充益州的官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