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也不适合放牧,只能渔猎。草原一片草场可以养活一百人,那么大概需要三片同等面积的林场,才能养活一百人。

        主要还是天气方面的问题,越往北天气越冷,鲜卑便是从大山里面出来,然后才在大草原上发展起来的。

        “高句丽以南的三韩,气候是否会好一些?”楼班想了想。

        “也是多山,不过至少没有扶余那么糟糕。”难楼回道。

        “实在不行,我们学汉人那样,定居生活?”楼班再问,“比如说,建造几个城池,开垦耕地。听说汉地的牲畜都是圈养的,另外边城那边,不少百姓家里都有设置暖炕。”

        想到这里,楼班似乎找到了努力的发现:“我们可以把山林的树木砍伐下来作为屋舍,多余的可以送到汉地进行交易;我们可以继续出售牛羊马匹,甚至可以考虑把家禽也作为交易品……还记得之前汉人向我们购买草药,山林里面要多少有多少!”

        “可我们以前没有尝试过耕种,也没有圈养过牲畜啊……”难楼觉得或许可行,但以前没做过,没有经验。再说,若是生活点固定了下来,汉人来攻怎么办?

        以前迁徙,带上马匹牛羊直接走,汉人未必找得到。现在定居了,什么都在那里,汉人打过来,那怎么舍得丢?

        “那就向汉人学,我们麾下也有不少汉人啊!”楼班已经有了决断,“我们学会汉人的技艺,同时保留乌桓人的强壮和凶悍,以后打起来,我们可以不守城,以野战决胜负!”

        其实有句话他没说:就大汉现在的战力,不管野战和守城都挡不住。既然如此,还不如先不考虑战争的问题,先把民生的问题搞起来得了!

        实在没办法生存的话,那么……那么估计就真的只能远走扶余,寻找出路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