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王学新在了解到刚子这时的命令,就深感没用错人,刚子的确有挑大梁的魄力。

        对于一般人而言,在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以10辆T34对阵36辆敌人坦克零伤亡取得了全胜,这时大多都会选择等主力部队跟上来再做决定。

        如果抱着一点私心,就会这样想:

        既然已经取得了胜利足够记功晋升而且还保存了性命,又何必再以身犯险?

        何况等待大部队也没什么错。

        在追击敌人坦克的过程中,除了陈福军这支跟随步兵开着挎子跟上来以外,主力部队靠两条腿行军已被丢在后头几里远。

        另一方面,鬼子逃走的战车很可能已经与赶来增援的山炮联队汇合,一个坦克连足以应对鬼子的山炮联队另加一个坦克中队吗?

        所以,还是稳中求胜吧!

        否则,一不小心刚刚取得的胜利就丢了,甚至还有可能把命都丢了。

        但刚子想的却不是这个。

        他脑海里想的,是鬼子的战车中队并没有逃远,T34部队很可能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追上。

        另一方面,是鬼子山炮联队携带的大多是对坦克没有威胁的92步兵炮,他们不知道八路军装备了T34这种对于鬼子而言几乎是神一般存在的坦克,所以八成没有准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