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可以打盐啊!”王学新说:“把盐送到县城去卖!”

        王学新会知道这个,是因为他想起八路军“将来”增加外汇收入的方式就是依靠盐。

        既然“将来”可行,那提议走这条路准没错!

        没想到参谋长叹了口气,回道:“咱自个还缺盐呢,哪有盐卖?”

        王学新一时就懵了,这不能吧?难道是自己记错了?

        见王学新一脸疑惑,参谋长就解释道:“咱附近的确有个产盐地,南面的运城有个盐湖,但那是阎老西儿的地盘。以前没封锁之前还好说,咱们可以派人去打盐,按每驮70元算,贵着呢!现在他们就找借口说没盐不让打了!两千一驮都买不着!”

        “咱们就没别的产盐地了吗?”王学新问。

        “有倒是有!”参谋长回道:“不过在定边,远着呢!有八百多里吧!虽说是免费让咱们打,但人工加运费这么一算,一驮就得80元上下,所以一直都没往这条路想!”

        后来王学新才了解到,此时定边一带是蒙古老乡在管理,之前一直在重庆方面的高压统治之下,36年八路军解放定边后就将其交还给老乡。蒙古老乡为表示感谢,就同意八路军免费在盐池打盐。

        于是定边就成了根据地军民盐的主要来源,之后更是成为打破封锁的经济支撑。现在只不过是还没发展起来,难怪参谋长不知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