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微微亮,林素华、李卫国就精神抖擞地推着小吃车,到学校门口摆摊吆喝。

        昨日婚宴结束,送走客人后,李笙一家四口一直帮忙料理到深夜才回家,老林头本意想让他们住一晚再走,林素华还惦记着明日一早出摊,就拒绝了留宿。

        李笙担心林素华体力吃不消,本让她歇两天再摆摊,但林素华不听劝,坚持要第二日出摊。

        新饼铛取回家后的这几天,林素华光顾着回娘家操持婚宴,一直没顾得用上新饼铛,新饼铛的出锅率是老饼铛的两倍多,只要一想到今后摆摊的收入要翻倍,她就恨不得立马烧火出摊。

        拦不住干劲满满的林素华,李笙只能叮嘱李卫国多辛苦一些。

        果不其然,今早下来,小吃摊的接单速度整整提升了两倍多余,从前一小时最多能卖出二十多份鸡蛋灌饼,现下有了新饼铛,煤气灶也被改进了一番,每锅的出饼数量从三张增加到七张。

        摆摊近满一个月,林素华和李卫国配合得愈发默契,一个揉面烙饼,一个刷酱卷菜收钱,在二人默契的配合下,只清晨这一会就卖出四十多份鸡蛋灌饼。

        要知道往常算上中午的客流量,上午最多也就能卖出五十多份,现在只单单一个早晨就卖出半天的数量,别说林素华、李卫国不敢置信,就是李笙也感到不可思议。

        照这个速度,他们家日入百元将不是梦,在这个平均月工资一千元上下的年代,日收入过百,绝对算得上“有钱人”。

        新饼铛带来的暴涨收益,仿佛一针强心剂,让李卫国夫妇笑不拢嘴的同时,对未来也更加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上午客流高峰刚一过去,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李卫国把摊子交给林素华照看,他骑上自行车匆匆奔向棉纺厂。

        前两天商定好的,林建宇婚宴一结束,就去厂子办理买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