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们却是知道,写写得好并不代表做学问做得好。

        身居华国顶尖学府的他们,虽然也佩服那一些畅销作家,但他们更佩服的是那些学者。

        “当然,上面我们说的是儒家对于君子的认识,想必刚才我说的,一众同学也比较清楚。不过,不知道各位同学有没有了解过道家对于君子又有什么认识?”

        说到这里,莫白抛出了一个问题。

        “莫白先生,好像道家没有对于君子的见解吧。”

        一位学子站起来问道。

        “是呀,莫白先生,春秋百家虽然各家争鸣,但留下来对于世人有影响的也只有儒家。我们对于君子的认识,也来自于儒家,难道道家也有对于君子的认识吗?”

        又一位学子也站起来问道。

        “当然有,而且,我认为,道家对于君子的认识比之儒家认识的更为深刻。”

        点了点头,莫白说道。

        “大家都知道,春秋百家,最为被当朝者重视的只有儒家。直到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之后,儒家更是成为了我们唯一能够认识的流派。所以,我们所认识的君子,也是以儒家的思想为基础。但是,儒家之所以得到重视,是因为儒家符合了统治者治国的需要。所以,此中儒家对于君子的定义,未必就是真的君子。或者说,哪怕儒家认识的君子很有道理,但我们同样可以听听其他派别对于君子的定义,比如道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