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都市小说 > 寒门仕途 >
        这次的考察可谓是十分严格了,基本参照了巡视工作模式。吃住全在岳山宾馆,由考察组自行负担,不接受任何宴请和拜访。除非有召唤,任何人一律不得进入考察组的工作和住宿环境,也不得打探任何工作进展情况。就连走访考察,都是考察组自行前往,不需要岳山干部陪同。

        当然,这一切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当地探听考察组最新工作结论,以免提前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影响考察结果的公正性。

        要说完全保密,就一个县城来说,是做不到的。林方政基本上每天都能从下属汇报中知道考察组今天见了什么人,去了什么企业。

        宁海涛曾提出,是不是要对考察组谈过的每一个人进行摸底,掌握他们交谈什么。这个提议被林方政否决了,既然人家要工作保密,咱们就不应该去探听,要是被知道了,反而造成不好印象。

        但就了解的情况来看,考察组还是有充足准备的。约谈最多的就是各个企业的财务总监,他们最熟悉企业经济数据、也对园区政策的有效程度了解至深。其次就是企业车间一线职工和周边居民,他们对园区整体发展情况有着最直观的感受,究竟是逐步变好,还是乱象丛生,他们的话比纸上汇报更真实。

        走访企业来看,有两个重点被林方政预料到的。一个是以镇预新材料、进万污水处理等企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环保领域行业,另一个就是天运移山房地产公司的居民区开发项目。这两类企业,一类代表着园区未来发展源动力,一类代表着园区发展是否正在改革,有没有走过去过度依靠土地财政、圈地建房的老路。

        只是,有一类是林方政没有预料到的,侯高胜走访了两家制衣制鞋企业,并且还在企业召集十来位一线工人开了简短座谈会。林方政敏锐的察觉到,省里最近对就业形势抓得很紧。一个经开区,不仅仅需要高附加值的创新企业,也需要能承载大量就业人口的制造企业。这说明,考察组对上级政策指向的敏锐性和对地方实际的有效性把握是很精准的。

        对于岳山来说,大量就业人群集中在低学历、低文化这一层级,如果经开区一味追求高端创新,就等于抛弃了自己的地域现实情况,并没有发挥出促进就业的应有作用。

        如果连最大程度保障就业这个基础都做不到,那么这个园区,就没有发挥出该有的压舱石效能。

        林方政不禁暗自庆幸,当初在制定发展规划的时候没有忽视这一条。把“全面引进制鞋、制衣、制衣等轻工企业,尽快解决就业问题,让园区人气旺起来,从而带动园区及周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五大特色产业之一定了下来,成为招商引资重要指南。才有现在园区有五十余家成规模的各类轻工制造企业,吸引了大量县城就业人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