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历史小说 > 黑土龙魂 >
        舅舅抱来了黄豆杆和芝麻杆,放在院子当中,准备点火。黄豆杆火旺,芝麻开花节节高,预示着来年大吉大利。黄豆杆和芝麻杆也都是原来就准备好的。

        肖姥爷在地上画了三个圈,放进去三叠黄纸,纸上都写着表,就是给故去先人烧纸钱写的地址。这些地址是海子写的,有肖姥爷的爹妈一份,海子舅的爹妈一份,还有海子的爹一份。

        肖姥爷让海子舅和海子向东南方向磕了三个头,把各自面前的纸点着,嘴里还要叨咕着让故去的老人收钱。

        肖姥爷自己也对南方磕了头,把另一份纸点着,向三个圈外撒去,说是打发外鬼神的,然后才点燃自己面前的那叠纸,嘴里也不停地叨咕着。

        舅舅点燃了院中的那堆火,肖姥爷领着男人对着火堆磕头,并往火堆里撒了些黄纸,当火堆烧得正旺时,大柱子在三姨的指挥下,燃放起鞭炮。

        刹那间,鞭炮声不绝于耳,把人们的欢乐与期盼带到了顶点。放完炮,又放花,喜庆气氛被一次次推向高潮。

        也就是肖姥爷一家发纸的前后,屯子里各家各户也都用相同的仪式,辞旧迎新。鞭炮声、欢乐声响成一片,伴随着熊熊的火光,在天际间回荡。

        大年夜的饺子煮好了,舅妈往火堆里扔了几个,又端了几个放在灯笼杆下。然后大家一起回屋,准备吃年夜饺子,辞旧迎新的仪式也就结束了。

        回到屋里,放好桌子。肖姥爷又领着全家在祖宗供桌前绕了几张纸,点上供香,放上一盘年夜饺子,磕完头,才一起围坐在桌子上吃饺子。

        肖姥爷仍然劝大家都喝一点酒,说些吉利话。大人们都不忙着吃,笑呵呵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脸上喜滋滋地享受着他们的快乐。

        “我吃着一个”,“我也吃着一个”。孩子们从嘴里掏出铜钱,那轻轻咯牙的感觉,吃到铜钱的炫耀,滋味美极了,幸福到心里,更把祈盼和希望寄托向未来。

        抢先吃饱的孩子们,按辈分给大人磕头。长辈们一边乐呵呵地说:“好了好了,别磕了。”一边从兜里掏出几个小钱,分发到孩子们的手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