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未来侄媳妇接过来,一来可以联络感情,二来也方便自己教导。王家女儿的教养,她还真的不放心。上回凤姐过来时,张氏便发现,这丫头自今还有学到什么女儿家应学的本事呢。

        老太太高寿,身体也棒。若无意外,再活个十多年是没有问题的。两房同在府里住着,很多事情都需要融合。

        凤姐性子伶俐,但小小年纪看着就是太过伶俐了。宣兵夺主就不好了。

        话再说回来,自赵氏怀孕后,便言说梨香院的小厨房怠慢她。生生地将原来的小厨房主管婆子撵回了家。这事,府里的众人都是知道的。

        可就算是这样,赵氏也没有消停下来。又说针线房里的人做的衣服针线粗糙,穿着不舒服。

        于是唐朝的老娘唐婆子便从二太太的院子里退下来了。毕竟以二老爷的年纪,将来是一个要再娶的。先太太的陪嫁丫头,又怎么可能在继室夫人手里过得好。与其那时被人挤兑的不得不离开。还不如现在就退下来。

        而且现在退下来,还有那位准姨娘顶缸。不泼一瓢脏水,怎么对得起她。

        这下子,便是看热闹的唐朝,也不禁有些生气了。更别提元春了。要知道二房的管事婆子一般都是王氏的陪房或是陪嫁。现在被挤出去了两位。这不是明晃晃的打脸吗?

        母亲仙踪尚未走远,便被人如此欺辱,叔可忍,婶也忍不了。

        元春一生气,还真的做了一件大事。她去找了水氏。当着水氏这位大堂嫂的面,要了赵氏一家的身契。

        然后直接将赵氏的兄弟和儿子全部打包送到了母亲陪嫁的小庄子。就这一下,赵家的父母就着急了,飞似的跑到了姑娘面前,让她轻着点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