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让贾敏找当地有名的人牙子买妾回来,一是可以通过人牙子的嘴,告诉外面的人贾敏并不嫉妒,还有对于子嗣地看重。

        张氏也告诉了贾敏买妾回来是比从府里抬妾要好一倍。也比聘个良家子为妾更稳妥些。买回来的妾,那是有卖身契的,好不好的,提脚发卖出去。但良家子却不行,那是需要聘书的,生死打卖都不是主母可以做主的。

        而家生子,那真真是牵一线而动全身。

        张氏对于贾敏,那是真的当成自己的妹妹一般疼爱了。一是相处的时间长。二是贾敏自张氏嫁进府来,便对她散发的善意。

        张氏的理念和史氏的理念是不一样的。张家一门书香传家。几代人下来,都有着自己的独立思想。但史氏以及史氏一门却是不一样的。

        史家当初也是以此来教导史氏的。所以史氏当初给老国公纳的妾都是她的陪嫁丫头,一来陪嫁丫头比贾府的家生子更亲。二来陪嫁丫头的父母都掌握在娘家手里,用着也放心。

        用陪嫁丫头和老国公成亲前就留在身边的通房打擂台,确实也是个好办法。但这种办法却并不一定都适合贾敏使用。

        一来,姑娘嫁了人,跟娘家就远了。亲情再如何,也会慢慢变淡。当老子娘有一天不在了,用来制约这些陪嫁丫头的人就没有了。

        别说还有什么哥哥嫂嫂,弟弟妹妹了。时间长了,感情早就淡了。而且就算感情仍在,当初的姑娘嫁人多年,陪嫁丫头的老子娘都熬死了,自己的老子娘还有渐在的道理吗?哥哥嫂嫂当家的娘家,会帮着小姑子继续制约陪嫁丫头的家人吗?

        也许张氏会帮着贾敏这么做,但王氏会吗?

        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与其将底牌放在别人的手里,还不如劳劳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