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攸宁时常接到家书,孔令婉也不是没收到过,只是信中并不曾提过有心仪的nV子。正正相反,赵立暄写给她的信常有怀念故人的悲戚之意,怎么看也不像是有心思纳美的。孔令婉正是因此不解。

        无独有偶,千里之外的祝曼,也正陷入沉思。

        回京的一路,赵立暄的忙碌远超她的想象。她原以为他是京中的闲散宗室,并不涉及吏治民生,可她却几次听到他询问当地的官吏民风。这日,他们一行人刚落脚于驿站,就有人把周围的情况打探回来了。

        赵立暄用饭的时候脸sE不大好,放下筷子后对她说“早点休息”,便回了房。桌上只剩了祝曼一个,香桦和梅染也都离了桌,她们本来也只伺候太子殿下一个人的。

        许是她们撤得太利落,桃蕊不高兴地嘀咕了一句,“把自己当人物了……”她早就看这两位不顺眼了,再得脸不也是侍nV,又不是有名有份的,看不起她也就算了,对她家姑娘也不见得有多尊重。

        梅染呛道,“在这儿的,谁又是牌面儿上的呀?我们也只伺候正经主子的。”意思就是祝氏你还不够格。

        桃蕊气得眼睛都红了,“你……”

        正在此时,孙德忠过来打断了房内的紧张气氛,“两位姑娘,少爷等着要茶呢,别磨蹭了!”

        梅染一昂头,“听见没?”然后得意洋洋的出去了。香桦抿着嘴也跟着走了。

        桃蕊羞愤至极,其实之前祝曼也带着她去给少爷倒过茶,被嫌弃了。少爷说,“有香桦和梅染呢,瑛娘你的侍nV只管伺候你就是。”

        赵立暄给祝曼起了个表字——瑛娘。祝曼早已下了决心,奔赴新生,眼下赵立暄给她重新起了字,她自然乐意之至。一路上,赵立暄对她也是关怀备至,时时询问身T是否不适,唯恐她舟车劳顿,水土不服。桃蕊曾言,“赵公子哪哪儿都好,行事妥帖,为人也正派,就是那两个侍nV狐假虎威,碍眼得很。”

        眼下,桃蕊又被抢白了一通,祝曼安慰道,“你何苦与她们置气?本来就井水不犯河水的。”被她们无视也没什么,乐得自在呢。之前有一回,桃蕊和她们吵了两句,正好被赵立暄瞧见了,虽然当时没说什么,但她还是感觉他有些不高兴。

        桃蕊哽咽道,“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您现在不立威,日后不就被骑脖子上了?您也听说了,府里还有好几位呢……”她都替姑娘急得慌,赵公子正派,这些日子都没碰过姑娘一指头,平日都是那两个小蹄子伺候的,嚣张得不得了,“您得抓紧时间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