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说一点念头都没有,假的。权力对我来说是工具,我更热衷的是如何保证正确的人正确地使用工具。基于现实,我的目标不在当皇帝,我甚至觉得应该当皇帝的是宁舒。你得承认,她的政治才能和手段远超其余人。”李少卿看着蹙眉的李元卿,笑着说,“看来你不同意。”

        “对。”李元卿不再向前走,站定了,看着她,“问题根本不在君贤不贤,君是谁,是怎么上的位。关键是在土地,越来越被攥在几个人手里的土地。只要有一批人把握着大部分财产,让其余人只能仰其鼻息过日子,颠覆就是迟早的事。”

        “啊。让我猜猜啊,”李少卿点了点下巴,“你还觉得,由从小受相关教导的固定人来做君主更好,这样才能维持稳定,不然谁都能当皇帝,就会扰乱秩序,都在争皇位了。你还觉得就君主就应该坐拥天下大权,不用太聪明,只要能做到大力惩治贪腐、裁决罪人就好。”

        李元卿上下看了李少卿一眼,点头:“对。”

        “这么说,刘邦,b不过刘协。赵匡胤,b不过赵昺,朱元璋,也b不过朱由检。”

        “这是两回事。历史大势,积重难返的过错,哪是一两代末代君王能承担责任的。”

        “是一回事,只有能者才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才有可能按你说的散土地。真正知道百姓疾苦的人才不会何不食r0U糜,而不是被蒙蔽,才可能不所谓的积重难返。我知道,你把希望都寄托在应晖身上,是因为你觉得皇权与分散的氏族权力天生就是对立的。要按照你的理论,掌权者才最该是能者。否则,就只是氏族的傀儡,替罪羊。如此,你最该支持我的想法,把一家之天下改为能者居至上的天下。没有一家之臣,只有国之能人。”李少卿说,“应永弘有才无德,应永思不够聪明。你既然坚称救南朝的方法只有让手握大权的贤君上台,执着于太子和十二皇子这两个都不合格的人的结果,就是真正的能人通过兵变改朝换代上台。b如,刘邦,b如,赵匡胤,b如朱元璋。”

        “如若天下非一家之天下,则根本不会有涉及全国的兵变产生,因为即使是乡野村夫,只要有能力,本身就可以通过‘和平’的手段上台成为君主。这不岂是功德?”

        “你觉得我说的对是不是。”李少卿凑上前,笑眯眯地说,“你只是不好意思承认。”

        “这么说,谋逆本也是你的计划。因为你觉得应晖不够强,应永弘不够格。”李元卿才不会承认。

        “是,都是。变法也是,谋逆也是。而且这俩不是一个不行就换一个的替补关系。我一开始便是要Za0F的。只有改制派推翻旧朝,新朝才可能不是一家之国,权力不是商量出来的。至于你对应晖做的评价…嗯…完全错了。他不是不够强,他是太强了。这也是你的第二个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