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婉溪跟着尚凌博和父母一起参观了一下这座工业园区,尚氏制药的工厂,这里除了中央下来的药监局领导、国外那边的合伙人、以及尚凌博父子等人外,基本没有来过其他不相干的人。

        厂子分为东西两厂,东厂主要是实验楼,负责研发研究,西厂则是生产工厂,作为流水线进行大量的药品制造,大多数生产的也就是家中常备的基本药物,感冒药,止痛药,消炎药等,同一种药品,尚氏品牌的销量一直是不错的,所以即使没有研发项目时,工厂里也是忙的如火如荼。

        方婉溪和众人一起穿上了白色的无尘洁净服,默默跟在尚凌博身后,陪着他做了一些常规的视察,也从她爸爸口中听到了很多她读书时听到的各种专业词汇,不禁感叹,以后这里也会是她上班的地方,这样她就可以经常见到尚凌博。

        西厂倒还好,不涉及核心技术,但方婉溪并没有员工登记证和指纹采集记录,尚凌博也算是破例用自己的权限让她进来观赏到了药品生产的流程,这其中,不乏有很多私立医院才会购买的高昂药品。

        尚氏目前最贵的抗癌药,一支就高达五万五,很多普通老百姓一年的工资,因此,受众群体和消费数量也可想而知,并不怎么获益,方婉溪看着玻璃窗内那些一批批生产线上被试管包装、被身穿着研究服的医护人员批量制作出的精致试剂,不由感叹,多少家庭会被这天价抗癌药折磨的倾家荡产,甚至妻离子散。

        但也没办法,这也就是尚氏为何这么急迫想让格奇布汾列入医保的原因,首先这个世界上,得绝症的人本就是少数,刚好对口患上制药公司生产出能维持生存药品的癌症更是少之又少,若是药价太贵,又没有国家报销,那很多负担不起的患者会选择保守治疗,或者宁愿使用药效并不是那么好但价格更便宜的其他药厂的药品,患者用的少,医院自然也就进得少,那么这高成本研制出得药品就处于长期稳定的亏损状态,若是能进入医保,从此以后,患者使用这个药品就可以用医保报销,药厂也有补贴,这样不仅大大打开了药厂在国内的销售市场,得到百姓们的认可,还有国家帮忙分担,哪怕需要降价入保,这获益也是一劳永逸的。

        说白了,不管是人民还是资本,最后都是要靠国家调衡。高举社会主义大旗,社会主义万岁。

        尚凌博问方婉溪想不想去东厂看看,方婉溪识趣的摇摇头,笑道:“等我真正有能力有权限能加入研发组再去吧。”

        尚凌博笑道:“你没问题的。”

        去接方婉溪的路上,尚凌博就听方有卿说方婉溪喜欢吃粤菜,于是专门将她带到了一家全北京最正宗的粤菜馆,并很绅士递过自己的手机让她随意点。

        方婉溪看了看他,道:“凌博哥,我点好了,你看看你有什么想吃的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