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面临即将危亡的时刻,上天其实给了朱家王朝一次机会,把一个叫张居正的人推上了政治舞台。

        嘉靖年间,宦官势力受到一定的抑制,开启了“权相”时代,内阁大学士开始有首辅、次辅和群辅的区别,首辅位极人臣,一切朝政都归其调度。

        有道是“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交椅轮流坐,今日到咱家”,为了争夺首辅的权位,大学士们用尽各种权术计谋打败竞争对手。

        嘉靖、隆庆年间,短短六年,徐阶扳倒严嵩,高拱又推倒徐阶,张居正又把高拱挤走,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荒唐,都为他人作嫁衣。

        张居正,进士出生,和其前任高拱一样,是明朝的权相时代受益人,作为一代名相,论道德品格,他比不上王安石;论武功成就,他比不上曹操;论文化修养,他比不上张九龄;论计谋百出,他不如萧何、张良。

        他爱美女、尚奢华,他不拘小节,父丧居然不丁忧,而是顶着汹汹非议选择了“夺情”,甚至御史上疏弹劾他时还打了人家板子,看上去,全然没有名士的气节。

        然而,事实上,他一生的事迹可圈可点。

        他重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加强了北方的边防;他在边疆实行互市,又使边疆在政治经济上保持了长久的稳定;他用潘季驯治水,黄淮治水成效显著;他以一人的坚持,进行了一场几乎不可能成功的改革,把一个行将腐烂的王朝,打理出一番中兴气象

        其中,张居正一生的辉煌与功勋,首推“一条鞭法”。

        自明中叶以来,皇亲国戚、文武勋臣大量兼并土地,而这些人往往享有赋役的优免,钦赐的土地又免税。

        那些没有优免的缙绅地主,又把自己的土地伪托于上述权势之家,以至于到张居正时代,国家控制的纳粮当差的土地急剧减少,和明朝开国时期相比,“额田已减强半”。

        有数据表明,在明初,官府登记在册耕地有八亿五千万亩之多,到万历六年,仅仅只有五亿一千万亩,整整蒸发掉了三亿多亩良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