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的城市格局,和中国传统城市完全不一样,反倒有些西班牙小城的味道,总体结构比较松散。

        整个城市,起初就是由码头开始,一点一点往外扩展起来的,海边不仅没有城墙,就连关卡都没有,一上码头,便算进了城。

        远处,依山而建的城墙断断续续,许多地方只是竖了一道铁制栅栏,用来隔离城外那几个仍由华人百姓居住的小村落,有些房子直接建在了海边崖壁上,构成一道天然屏障。

        唯一一座城楼样的建筑,就在半岛最北端的陆地通道——关闸。

        看起来,与中国人习惯在城市四周筑墙不同,葡人的城防,是点式防守,陆上主要依靠几座炮台,海上,则依赖舰队。

        葡人管理城市的方式,也与中国人不同,林啸他们从码头上岸后,并未发现有军警前来盘问,看起来,各色人等进出这个城市的自由度很大。

        现时代的西洋人,对殖民领土的要求还没后来那么强烈,只要不妨碍他们弄个据点大把赚钱,他们才懒得管你。

        当然,殖民当局只有几百人的驻军,人数实在太少,也是管理宽松的一大原因,许多事实在管不过来。

        整个城市不大,以一条十字大街为城区的核心,十字大街的交叉路口建有一座高大的教堂,街道上虽说还没什么像样的公共设施,但规划得还算整齐,路面也显得比较干净。

        沿街的建筑,多半是伊比利亚式的小楼,底楼都带有门廊,墙壁刷得雪白,从街道上可以看到沿街的窗户都关着百叶窗。

        至于街上的的行人,那更是极有殖民地城市的味道:葡萄牙人、中国人、黑人和混血人应有尽有,居然还有许多日本人,多半穿着仆役的号衣在葡萄牙主人的前后奔走。

        此时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在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很多都雇用日本人充当仆人、工匠和水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