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多了,反而更多问题。

        除了军队外,另外十五万人都是工人,一部分负责修路,一部分负责保障军队的补给,非常科学合理。

        工人可不是强征的,在川西修路的工人待遇可好了,就算不幸牺牲,也有高昂的抚恤金。

        在朱皇帝的银元攻势下,修路工人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不断地向着雪域高原推进!

        另外,《皇明日报》这个宣传机器也开始发动,无论民间还是朝堂官员大力支持,支持大明将雪域高原彻底地纳入大明版图。

        由于吸引了全国的目光,为了不让大明上下失望,负责进藏大业的一文一武是四川总督屈大均和征藏统帅潘阿强就大干快上了。

        他们各怀着一颗爱国之心,一颗建功立业之心,热情洋溢,年龄相差极大的两人,慢慢成为了忘年交,相互喝酒立誓:哪怕身死道消,也要为大明收复雪域。

        理塘,征藏军的临时驻地。

        如果不看大明征藏军的营帐,每一处都是风景。

        不似江南水乡的柔情,理塘的风景如同理塘的人一样,充满了野性。

        有着深谷大山,也有绝壁断崖,更有数不胜数四季不消融的雪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