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局,这我可怎么打听,我要一问,蔡局保准就怀疑我。”对面的人无奈道。

        “行,我知道了。”陶望知道对方说的是实话,也没再为难对方。

        挂掉电话,陶望思虑片刻,开始起身穿衣服。

        旁边,陶望的老婆醒了过来,睁开眼纳闷道,“这么晚还出去?”

        “我回局里一趟,有点事,你睡吧。”陶望说道。

        快速穿上衣服,陶望开车来到局里,这时候,蔡铭海正在会议室等着,人手已经齐了,但蔡铭海在等消息,他安排的人还在定位黄青山的地址。

        看到陶望进来,蔡铭海眼睛眯了起来,他没让人通知陶望,陶望还是听到消息赶过来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局内部有人给陶望通风报信,而这个通风报信的人,就在知晓今晚有行动的人里,甚至是参与今晚行动的人。当然,因为行动目的一直保密,通风报信的这个人并不知道今晚行动的具体内容。

        想到局内部有内鬼,蔡铭海再次坚定了内部整顿的决心,一支队伍能否有战斗力,最可怕的不是外部因素,而是内部不团结,甚至内部捣鬼拆台。

        同时,蔡铭海也知道,一个单位的领导能否真正掌控实际的权力,不在于多高的级别,而在于手里有没有人,有没有自己人。手里没有人,任何时候都只能看别人眼色。

        在掌控自己人这方面,蔡铭海觉得自己要向乔梁学习,来到松北工作后,通过自己的了解和观察,蔡铭海知道乔梁刚就任松北县長的时候,是单枪匹马来的,在松北没有任何根基,更谈不上有什么自己人,松北的所有人事和权力都掌控在苗培龙手里,但经过这段时间,乔梁已经初步发展起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已经通过一步步的有效操作拥有了自己可信可靠的人,比如几个副县長,还有姜秀秀、孙永等人。基于此,在某些事情上,乔梁已经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事,已经对苗培龙有了一定的牵制和钳制,这说明,事在人为,世上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努力。乔梁在一个县里能做到的,自己在一个单位里也要做到。

        对乔梁在这方面的成功操作,蔡铭海打心眼里佩服,虽然乔梁年龄没有他大,但乔梁的智慧、能力和格局是自己比不上的,这也坚定了蔡铭海追随跟随乔梁的决心和意志。

        对蔡铭海来说,他当初刚到松北工作的时候,只想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并没有想站队的想法,但随着后来事态的发展,以及他自己最基本的底线,不由自主,他就成了乔梁这边的人,似乎,这不是他有意想站队,而是由客观事实决定的,是由乔梁的做人做事品格决定的,作为一级地方主官,乔梁做事公平公正,讲道义讲原则,心系群众,一心一意想为松北的发展做事,兢兢业业为松北人民谋福利,和私心重格局狭窄的苗培龙等人形成了鲜明对比,乔梁这样的好领导,自己没有理由不追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