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交市,冰凋师使用底部光滑的铜铫盛满木炭,一手用铜盖捂紧铫口,不让炭掉出来,另只手执铜铫冰面上一圈圈旋转,依靠炭热磨出凸面。

        这种方法既省力,又保证冰面的光滑。

        此次出行王葛携带的物资中就有铁铫,火盆里有正烧着的牛粪,万事俱备,先沿盆边浇热水,把冰砣子倒干净的雪上,斧背敲成块块碎冰。

        专娘子带着三个小匠娘领回早食了,过来雪堆边问:“这是干啥?”

        邹娘子:“阿葛想试一下,能不能制出那种两面凸的圆冰。”

        “火折子受潮了?”那也不至于用冰取火吧。

        王葛将一块冰放手掌上,比划着动作解释:“不是取火用。昨天我靠近圆冰的时候,发现从一端看另一端能放大。”

        专娘子狐疑而瞅:“没放大啊?”

        “所以得试一下,看是不是必须制成两面凸的形制才可以。”

        从上次用唾沫、头发自制放大镜,王葛便知道普通的吏阶级跟寻常百姓一样,都接触不到放大物体这等层面的知识,接触了也会和邹娘子等人现的反应一样,没有强烈的好奇心。

        很正常。百姓每天都辛苦经营、讨生活,所见之物被放大、缩小,知道不知道有何用?比如王葛诉农人用两面凸的透明冰能放大黍粒、麦粒,有用吗?又不是一粒变两粒,能当饭吃吗?诉商人可以用水玉代替冰,磨制放大镜卖给贵族,商人各个精明,这道理还用王葛教吗?下多大的工夫才能将水玉磨成光滑的两面凸形制啊!

        至于贵族,早汉代就得知的放大原理,始终未向民间推,不代表贵族阶级没已知原理上继续研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