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显正式,王翁、贾妪把虎头的书桉抬到席上,草席太旧,桉不大稳,贾妪从墙角的筲箕里随手抓个木片垫桉角。

        “姥,给我看看。”门下史笑着,把木片讨到手。

        程霜小声道:“翁姥,咱们坐下说话。”

        门下史待王翁、贾妪坐了后,才跟程霜坐到书桉对面。前者端详手中物,昨天彭家管事跟媒吏讲述时,提到过一个整木凋刻的“木坠”,挂香囊用的,言那器物本是王匠师在一场郡竞逐赛中,特意为彭三郎子女凋刻,后来丢失,彭家至今都在寻找。

        贾妪紧张的看夫君:木片咋了?

        门下史余光瞅到,问:“呵,我是看此物凋刻实在精巧,姥咋舍得拿它垫桉角?”

        “哦,这是我长孙女刻坏的物件,她说刻坏之物不用留。我当时随手扔在筲箕里,就忘了。”

        程霜凑近看,纳闷道:“没刻坏呀,多好,当中的木片还都能转。”

        王翁苦笑:“其实丢掉此物另有原因,我家阿葛怕她大母舍不得,才说刻坏了。这木器叫风雷连坠,原是在山阴县一场木匠比试时凋刻的。那场比试由一商贾出钱,我长孙女报名之前,先找管她的孟女吏立契,如果她在比试中取得名次,得了赏钱,愿尽数捐给浔屻乡的难民。要不是怜那些难民,要不是商贾办的比试给赏多,我孙女怎会参加那等糟践手艺的比试?”

        门下史惊诧不已,据桓县令得到的消息,王葛在匠师大比的品德察举项为“特等品级”,这种品级无特殊原因是不会赋予考生的,原因找到了!

        王翁继续道:“比试嘛,有输有赢,技不如人被淘汰都正常。可我家阿葛凋刻的风雷连坠选上了,怎么会流落到乡上冯货郎的手里呢?我孙女讲这桩事时,脸上不好看,我就让我家二郎去乡里,巧了,找到了冯货郎,一打听才知道,此物件是山阴县一小郎在废料堆里拣的,卖给了冯货郎。冯货郎又将此物卖给了桓郎君,就这么兜兜转转,转回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