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房俊只是吓唬他,既不可能当真舍弃一切官职前往西域募兵对抗bo人,大唐更不可能调集百万大军攻打吐蕃。

        因为地势之力,吐蕃攻打大唐乃是居高临下,占尽地利之优势,而大唐若是想要fǎngong吐蕃,却必须逆势而上,困难加倍。再者说,无论东征是否顺利,高句丽能否覆灭,这一战都是大唐凝聚了全部国力的倾力一击,此战之后,绝无可能再有余力发动一场规模十倍于东征的战争。

        大唐固然富裕,但兵械维修、粮秣征缴、兵员调动都是需要时间慢慢积蓄的,远未达到可以连番爆发超大规模战争的地步。

        然而吐蕃真的就能肆无忌惮的出兵截断安西军的退路,染指西域诸国、霸占丝路么

        当然不可能。

        否则又何须他万里迢迢的赶来长安

        能够从外交上攫取到足够的利益,这才是吐蕃的目的,至于开战,那是下策之中的下策,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能如此草率。

        不说别的,只要战事一开“东大唐商号”截断运往吐蕃的粮道,就足够吐蕃喝一壶了

        禄东赞从来都不曾想过会开战,也绝对不能容许开战。

        但这些都是他自己心里的底线,绝对不能让任何人知晓,否则这一场谈判尚未开始,吐蕃便已经彻底失败

        他深吸口气,摇了摇头,缓缓说道“老夫与二郎交情莫逆,对大唐亦是充满好感,心中着实不愿两国刀兵相见、鏖战沙场。然则二郎对赞普并不了解,他是高原的雄鹰,是山巅的神祗,苍天将其降于世间,便是为了带领穷顿困苦的吐蕃人走向统一和富裕。在他眼中,任何有可能阻碍他完成毕生目标之事物,都会被无情的搬倒、铲除。他不会惧怕大唐,更不会惧怕任何人,一旦他认定出兵西域有可能比谈判更能够攫取到足够的利益,便会悍然下令进攻西域,截断安西军的退路,将整个西域陷入一场战争之中,而无数吐蕃二郎,将会在赞普的命令之下,悍不畏死的一路向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