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飞的看病手法很传统,讲究的是望闻问切。

        小布的症状很明显,上吐、下泻、发烧、抽搐,已经到了犬瘟的末期,这一点单凭‘望’和‘闻’就能够确认了。

        小布发高烧,已经有些糊涂了,问它也说不了话,林飞只能讲目标,转移到一旁的高个医生身上,道:“之前,小布都用过什么药物?”

        高个医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看了看一旁的刘老,得到刘老的示意后,才说道:“狗用免疫球蛋白、肌注杂合干扰素、头饱他啶、病毒唑、肌注赖氨匹林……”

        林飞虽然是中兽医,但是上学的时候,也学过一些西医知识,知道这些药物,都是治疗犬瘟常用的药物,至于最关键的剂量搭配,高个医生并没有说明。

        医术最忌讳的就是‘一人病两人医’,因为不同的医生,用药的习惯不同,治疗的手段迥异,有些药物用在一起,会产生过敏反应,严重的会致人死亡。

        所以,林飞在治疗之前,要先问清楚,看看小布之前有没有用过比较忌讳的药物,从而做出一定的调整。

        刘老的用药比较稳妥,并没有用一些过激性药物,到时不影响林飞的治疗手段,随后,林飞伸出右手,搭在小布的前爪上,开始最后的诊断方法‘切’。

        所谓的切,就是老百姓说的‘诊脉’。

        看到这一幕,不少人感到惊奇,小声议论道。

        “呦,这是干嘛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