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都市小说 > 大国重工 >
        冯啸辰汗了一个,看来这位董老真不是普通人啊,随随便便就能够引用内部会议上的话,估计也是有一定级别的领导吧?董老没有透露自己的姓名,冯啸辰一时也难以对得上号,不知道董老到底是何许人也。不过,从董老的言谈中,冯啸辰能够感觉得出,他是一个头脑很清楚、思想颇为开放的老人,在他面前,冯啸辰是不用隐瞒什么的。

        “其实,我也认为像咱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尤其是与西方还存在着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没有独立自主的国防工业,是非常危险和被动的。所以,我觉得像东翔厂这样的三线企业,不能放弃军工主业,哪怕是现在没有订货,科研和生产能力还是要继续保留下去的。一种军事装备的研制,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如果现在不进行研究,等到世界形势发生变化,我们面临战争威胁的时候,再进行研究就来不及了。”

        “说得好!”顾建华拍手称道,“我现在最担心的,也是我们厂把武器研制的事情荒废了。现在郑利生他们一天到晚想的就是转产民品,对武器研制毫无兴趣,技术处那边的工作也都放弃了。这样扔上几年,我们过去几十年形成的技术积累,就完全付之东流了。”

        “现在厂里的技术力量如何?”董老问道。

        冯飞回答道:“目前还好,不过青黄不接的情况比较严重,另外就是有一些技术人员正在联系调动,准备调到地方企业去,或者到学校去教书。如果这些人走了,厂里的研制体系就要出现短板了。”

        “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董老霸气地说道,这口气可丝毫不像是一个已经离休的老人,倒像是仍然在职的某一级领导一般。

        冯啸辰道:“我倒是觉得,有些人不愿意留下来,我们强迫他们留下,也是没用的,强拧的瓜不甜。咱们国家的政策肯定是越来越开放的,我们拿行政命令卡着人家不让离开,这不符合时代要求。”

        “可是,我们技术处的人员是有分工的,有搞炮管的,有搞炮闩的,有搞弹道的,各人分管一摊。如果某个领域的几个人都离开了,我们的技术体系就不完整了。”冯飞解释道。

        冯啸辰道:“二叔,你说的这个情况,我前两天去技术处调研的时候,也了解过了。这两年,因为国家的军工订货少,技术处这边已经没有太多的事情做了,有些技术人员想离开,也是觉得自己的专长无法发挥。我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重新启动研究项目,通过项目来聚拢人心,也通过项目来培养年轻人才。这就叫作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通过项目来培养人,这是一个好办法。可是,现在国家中断了军工科研项目,我们想通过项目来培养人也做不到啊。”顾建华道。

        冯啸辰道:“这就需要东翔厂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筹资金来进行研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