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都市小说 > 大国重工 >
        “小冯,你这个问题……唉,实在是没办法啊。”王伟龙叹道。

        陈邦鹏也明白了冯啸辰的意思,他跟着长叹了一声,说道:“小冯这个问题,真是太尖锐了,说得我们都无地自容了。”

        冯啸辰道:“王处长,陈工,我刚才看咱们的试验记录的时候,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工业试验的目的是暴露出问题,而我们的解决方案不应当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要找出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去解决它,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产研发具有可持续的特征。”

        “话是这样说,其实我们也都知道应当这样。”王伟龙道,“就比如说电机座铸造的问题,我和老陈都知道现在用的钢种不合理,需要开发出一种新的铸造钢材。可造车的时间紧、任务重,哪有工夫让我们先去开发钢材,然后再来搞铸造?这次的电机座是我们和中原钢铁厂共同搞出来的,我们希望中原钢铁厂能够花一些工夫把钢材问题解决掉。”

        “解决了吗?”冯啸辰问道。

        王伟龙苦笑道:“他们倒是答应立一个项目来搞,不过嘛……”

        他没有说下去,潜台词大家也都能听明白了。

        120自卸车到目前为止只造了一台,未来打算造多少还是一个未知数,中原钢铁厂当然不会为了这一台车单独去开发一种钢材。再说,自卸车是罗冶的事情,中原钢铁厂只是协作厂,自然也不会有积极性去解决钢材的问题。工业试验中如果电机座不出现问题,那就皆大欢喜,这件事算是过去了。如果出现了问题,大家再想办法,比如这里加个垫片、那里补个焊点之类的,总之是能够对付过去的。至于说以后怎么办,古人不是说了吗,车到山前必有路,人还能让尿憋死?

        陈邦鹏抿了一口酒,说道:“这个真没办法,咱们这么多年就是这样过来的,除非是把整个科研生产体制都改过来。”

        “怎么改?”冯啸辰问道。

        陈邦鹏愣了一下,然后自嘲地笑道:“我也只是随便说说,我哪知道该怎么改。我是觉得,我们应当有一些长远眼光,定一些大目标。比如说自卸车这个事情,看起来是我们罗冶一家的事,但其中涉及到的很多技术,对于其他企业也是有用的,这就不能让我们罗冶一家来研制,而是应当由国家统一安排研究,研究好的技术再交给各家企业用于生产。

        就说刚才老王说的电机座钢材,如果能够开发出来,很多地方都能够用上,这就相当于填补了一项国内空白。可这件事如果让我们罗冶来做,我们真的不擅长。让中钢去做呢,他们又没有积极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