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都市小说 > 大国重工 >
        现场会一共开了两天。在听完徐新坤的经验介绍之后,参会代表们又来到了车间进行实地考察。这一回徐新坤就没法再忽悠了,换成了余淳安给大家讲解具体的实施细节,当然,这是指未来落实这份全面质量管理方案之后的情况。

        李惠东全程参与了考察工作,不时向陪同在自己身边的徐新坤进行求证。徐新坤恶补了几天生产技术,也就仅能说个大致而已。李惠东不以为忤,反而鼓励他要继续努力,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管理者。李惠东作为一厅之长,这点管理意识还是有的,他并不在意徐新坤是否懂得具体的技术细节,只要徐新坤愿意积极开展工作,就是一个可用之人,谁说管理工厂就必须是技术专家呢?

        参观完车间,最后的半天时间被安排进行经验交流和总结,前来参会的各厂领导纷纷表示要学习新民厂的经验,回去之后加速推进本厂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并盛情邀请徐新坤前往指导。机械厅宣传处的处长找徐新坤要走了讲话稿和其他各种资料,已经在酝酿着向机械部和国家经委上报材料的措辞了。

        现场会隆重结束,按照蔡德明在结束会上的总结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勇于进取的大会,是机械厅在整个1980年最大的成绩……,大家注意到,他并没有说“之一”两个字。

        在这两天之中,贺永新没有再露面,他实在无脸去面对同僚们诧异和怜悯的眼神。能够当上厂长的这帮人,也都是比猴还精的,从贺永新此前的讳莫如深,到安排徐新坤上台介绍经验,再看到徐新坤那惊人的逆转,谁猜不出新民厂的党政一把手之间发生了什么?以往与贺永新关系好的,对他自然是充满了同情。而与他有过一些嫌隙的,那可就是满脸幸灾乐祸了。

        贺永新告病了,症状是阑尾炎复发。他甚至动了到县医院去真的切一刀的念头,以便让大家相信他不是在找借口,而是真的……

        省机械厅党组在新民厂召开了一个非正式的临时会议,说它不正式的原因在于并非所有的党组成员都到新民厂来了,实际上参会的只有李惠东、蔡德明和胡蕴石三位厅领导,还有人事处、生产处、宣传处的几名处长,徐新坤也被要求参加了会议。

        会议的第一项议程是有关新民厂的人事安排,鉴于新民厂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取得了极大的成绩,未来将成为机械厅系统的排头兵,会议决定安排厂长贺永新到省行政学院参加为期半年的企业管理培训,以便其具备更强的能力,来领导新民厂的质量管理工作。

        在贺永新学习期间,由党委书记徐新坤暂行厂长职责,主持新民厂的党政全面工作。

        第二项议程,则是要求新民厂尽快落实全面质量管理方案中的措施,要求新民厂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允许新民厂的领导班子可以在人事、奖惩、经费使用等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换句话说,只要是打着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旗号,哪个工人或者干部敢不听话,徐新坤有权让他停职反省,扣发工资以及给予其他各种处罚。

        这两项议程的结果还需要等李惠东等人回到省厅之后召开正式的党组会议来决定,但悬念已经不大了,因为李惠东、蔡德明和胡蕴石三个人基本上就能够代表机械厅党组的意见,其他党组成员不太可能否决他们的动议。

        胡蕴石在会上没有提出不同意见。他知道这两个决定意味着贺永新在新民厂的职业生涯已经结束了,在行政学院结业之后,贺永新也不可能再回新民厂,更可能是由机械厅安排一个闲职,让他等着退休。胡蕴石找不出理由来帮贺永新开脱,时下“改革”是最大的政治正确,改革大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贺永新这两天的种种表现,正与诸多改革里写的那种“老顽固”如出一辙,他的命运自然就是被冲到沙滩上成为鱼干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