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近战有杨介元,远程有顾景,不好找弱点。”

        可能是单独面对林镜,傅衡的话多了一些。

        “我在想二年级的指挥官。”

        林镜与二年级指挥官同场b过一次,后来也回看了一下另外两个年级治疗师和指挥官的对话,“你觉得二年级队伍会听杨介元的,还是指挥官的?”

        “应该是杨介元吧,就像三年级也肯定是听傅熙照的。”

        大战场作战,前方战斗人员绝对要遵守指挥官的指令,因为只有指挥官对战场有宏观理解,但具T到区域作战,还是要由领队长官来下达指令,所以指挥官与前线长官的相互理解和配合非常重要。

        到四打四的团队赛,2近攻2远攻1防御要选出四个人可以有不同的搭配,但大致上也分为两种打法。

        一种是全员根据指挥官指令行动,另一种是指挥官负责信息支援而由出战人员中的领队者来下达指令。

        在军校里,b较常见的是近战机甲师来做现场指挥者,而指挥官负责提供信息支援。

        这倒不是说指挥官不重要,主要是指挥官需要大量的虚拟战场的演练来累积经验。

        在人数很少的团队赛里,特别是没有足够的经验积累的前提下,指挥官一般会将权力分给前方的攻击主力,年级越低越是如此。

        当年冯铮进入第一军校,第一年以近战机甲师身份参赛,在个人赛中获胜,团队赛中惜败给三年级,到了第三年,他就以指挥官身份出战,率领团队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