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在未来三个月之内,增强大理寺的制度,倒是没问题,但是每一个州,必须要建立一个大理分寺,每一个县,建立一个大理小寺,这是不是太过了,首先我们没有这么多人才,而且也没有这么多资源!”

        胡昭质疑来看着牧景。

        六扇门之法,层层上来,倒是可以,可大理寺只是判刑的地方,集中起来判,不是更加简单吗。

        关键倒不是他不舍得资源,是目前整个明侯府,找不出这么多人才来,大理寺的权势,可不简单。

        放在新政之前,判罪一般都的县衙县尊的事情,新政把这权利从县衙剥夺出来了,交给了大理寺,那么掌控的权势,等于半个县府。

        不是一般人就能接的下来的。

        如今的明侯府,新政横行,本身就已经是惹怒了不少人,很多读书人对此不屑一顾,甚至排斥明侯府,所以能招揽的人才不多。

        即使连明侯府本部,各部制度之下,职位都有不少是空缺过来了,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多少官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人才的缺陷,是明侯府的一个致命缺陷,短时间之内,甚至是无法弥补起来了。

        “凡事有轻重缓急之度,判罪也一样,我们不能一直指望所有的案件都汇聚在大理总寺来的处理,这样是不行的!”

        牧景解析:“另外我们不能小看大理寺这制度,大理寺是属于判刑之地,就是过堂的地方,普通的小刑,在地方就能完成了,但是杀人反叛这种大罪,地方也没办法,必须要州寺,甚至大理总寺,至于困难,哪里都有困难,哪里都缺人,有困难就去克服他,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总是不缺的,实在不行,我就把书院的人都压上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