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的大明使馆里,费策贤正对着书桌上的邀请函大发脾气,周围的几名下属垂着脑袋连大气都不敢出。

        费策贤其实很少会当着下属的面发火,但也正是如此,他一旦情绪爆发,下属根本连劝都不敢劝,只能在旁边待着等他慢慢自行平静下来。而今天费策贤发火的由头,便是书桌上这封邀请函了。

        关于这次比武活动的事,费策贤其实在前些日子也隐隐收到了一些风声。海汉搞这活动,当然会扫了大明的脸面,这根本不必多说,不过费策贤出使海汉也这么长时间了,早就习惯了海汉明里暗里对大明的各种不敬举动,只要不是当面羞辱,一般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毕竟他也清楚,事事都要跟海汉辩个对错高下,那最终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但从海汉发布官方消息开始,这件事在各个阶层的讨论热度突然就变高了,街头巷尾各种场合都能听到有人议论此事。其中便有不少论调将这个活动与大明联系起来。

        费策贤听得最多的争论,便是“参与比武的福建许家军到底能不能代表大明”这个话题。他当然知道福建许心素一伙跟海汉走得极近,说其是海汉在大明境内扶持的地方傀儡也不为过。

        从早年间援助许心素对抗十八芝和荷兰人,双方的军事往来就已经跨出了大明朝廷所允许的范围。这么些年来许心素在海汉扶持下从小小的水师把总一路干到了福建总兵,朝廷三番五次想要调他到京城兵部任职,这许心素都是听宣不听调,根本差遣不动。但朝廷却也知道福建方面曾数次出兵,随海汉军在海外作战,这福建到底还有多少武官是在听朝廷的旨意办事,还真是不太好说。

        许心素与海汉来往如此密切,派人到海汉受训也是顺理成章了,费策贤并不奇怪此次比武活动中会出现福建明军,但只要海汉人别拿此事出来张扬,大家像过去一样当作无事发生就好。

        可这次海汉人似乎改了主意,不但要大搞宣传活动,而且宣布要邀请更多的社会名流到现场观摩比武活动,而且邀请对象并不限于本国。

        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费策贤其实已经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海汉人可能会故意邀请自己。到时候在场上比试的明军,却不是代表大明而来,自己应该持何种态度?是该为其加油打气,还是视若无睹,甚至斥其为叛国行为?

        这是一个无解题,费策贤明白无论自己作出哪种反应,都将会落人口实,而海汉人肯定也会借此机会带节奏,设法影响海汉民众和国际环境对大明的看法。

        费策贤如果对福建明军的参与表示肯定,或是给予鼓励赞扬,那这势必会成为海汉拿捏自己的把柄,这种事要是上报到朝廷,自己肯定就会被那些不明真相的大人物们直接划入了许心素一伙。

        而如果他反其道而行之,强烈反对福建明军的私自参与,那么海汉肯定会对外宣称这是大明内部的官场矛盾,有碍于两国间的外交关系和正常往来,甚至有可能会称这是费策贤与福建总兵之间的私人恩怨,是为了公报私仇才会阻止福建明军参与比武活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