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间,来自安南的海船仍以五六天一艘的频率将南越战俘源源不断地送到昌化港。???现在这条路子,倒是真的很适合他现在的状况和心态。

        在陶东来的主动要求下,接风宴安排得十分剪短。这倒不是陶东来有意识要倡导廉洁之类的,而是他在本地停留的时间较有限,而需要交待给乔志亚的任务却是不少,这吃吃喝喝的时间还是省下来做点实事较好。

        陶东来要向乔志亚交待的任务之一,是关于近期接待琼联考察团的安排。鉴于目前从安南引进移民的数量开始趋于走低,执委会认为昌化石碌这片地区的劳动力来源不能再紧紧依靠安南的输送,有一些可以利用起来的渠道,那得进行充分的利用了,如本地的黎苗土著,如利用大明商人在大6的影响力,以雇工的方式将大批劳工运来这边参与施工。

        当然了,不管是昌化至石碌的铁路,还是石碌地区将要尽行开采的大型矿藏,这些关系海汉将来国计民生的重要项目,执委会是不会让外人直接参与经营的。但既然要想让大明商人出钱出力,一点好处都不给肯定是不行的。施耐德根据另一个时空的某些操作范例,给执委会出了一个较实用的办法,那是行相关项目的债券。

        债券这玩意儿,对于穿越者来说并不陌生,不过放在眼下这个时代,倒算是一种较先进的资金运作方式了。不过施耐德出这个主意,并不完全是为了筹集项目资金,海汉集团现在的经济状况也并不需要从外部吸纳资金来建设大型项目,说白了这其实是跟当初开三亚,进行项目招商引资时所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只不过为了规避重要产业不能允许外部资金参与经营的禁令,施耐德才提出来债券这个折又不会触及禁区的办法。如果操作的当,甚至还能顺便解决一下劳工数量短缺的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复杂,那是给回报优厚,市场前景看好的债券加一道购买权门槛,即购买权限直接跟买家提供的移民数量挂钩,单位时间内谁拉来的移民越多,那相应能购买到更多的“琼西开债券”。当然了,在这个过程当,招揽和运输移民的费用都是由海汉承担,经办人只需把人拉到指定地点,并与海汉签订用工协议行了。

        虽然本来有不少商家牙行在不断地为海汉吸纳技术移民,但对于蓬勃展的海汉来说,人口永远都只会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而执委会也指望通过这种全新的方式,能够刺激到那些与海汉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的大商家,让他们将一部分精力放到移民领域,充分利用他们在大6地区的影响力,来吸纳和转移海汉所需的人口。

        陶东来翘着二郎腿品着热茶,这是石子峒的黎人从他们以前的驻地采摘的山地野茶,虽然不及陶东来很喜欢的福建安溪铁观音那么醇香,但也另有一种十分纯朴的山野味道。

        陶东来放下茶杯,开始切入正题“琼联的考察团,大概还有两三天到昌化,所以我特地提前几天过来,把这边的行政编制给规范一下,免得你们这边的摊子一直责权不明……”

        乔志亚听到这里不仅暗想,自己这升迁的机会能来得这么快,倒是还有这琼联一份拐弯抹角的功劳在里面。不过。执委会为此而改变原有的办事进程,而且陶东来都亲自过昌化来打前站,倒是能从这里感受到他们对债券招商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

        既然是执委会所重视的项目,那基本可以跟“不容有失”四个字划等号了。乔志亚可不希望自己任之后的第一个项目被搞砸,因此听得特别认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