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森在水师打滚多年。对于造船技术也略懂一二,虽然不知道什么是阿基米德原理,什么叫做浮力公式,但金属可以浮于水面这件事丝毫都不奇怪,只消扔个铜盆到水上就可以立刻见分晓了。而对于这种外形怪异,无帆又无桨的大船是如何在海上获得行进的动力,武森认为也并非什么法术。他虽然不太明白究竟。但想来应该与海汉人所制造的那些奇怪动力装置有一定的关系那些玩意儿靠着烧煤就能拖得动数千上万斤的重物,那如果造得大些,自然也能驱动大船在水中航行。

        如果单从物理学的天赋来评论,不得不说武森的观察力要强于他的大明同行罗升东。当初罗升东在码头上望着大铁船呆的时候,可并没有武森看得这么透彻。不过除了相同的战俘身份之外,他们之间也有某些共通的地方,比如看到这种神奇的大船之后都是心痒难耐,巴不得能想办法尽快到船上去一探究竟。

        武森在码头上当了半个小时的稻草人之后,军方的人终于来了。今天这个考评团的阵容可谓强大,海汉海军的最高指挥官王汤姆和海运部部长孙长弥都来了,另外还有武森在本地为数不多的挚友阮氏兄弟。除此之外,考评团居然还邀请了一位特殊嘉宾,便是正好这几天在胜利港逗留的崖州水师参将罗升东。

        其实罗升东倒并不是王汤姆和孙长弥邀请来的,而是他自己主动蹦出来的。罗升东昨晚在胜利港宴请任亮和安西,酒足饭饱之余,任亮在闲聊中就谈到了最近正在进行“思想改造”的战俘武森。罗升东一听这事就来了劲,叫任亮一定要安排一个时间,让他与这位安南的同行有一个“认识”的机会。

        罗升东说这话明显有些较劲的味道,毕竟大明跟安南在早些年打了好几次,但基本上一点好处都没讨到,反倒是折了数万兵马在安南,还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了安南的独立。大明军人心头要是没有一股怨气,那肯定是骗人的。罗升东虽然对海汉已经心悦诚服,但并不代表他就已经变成了一个没脾气的老好人,听说任亮手底下的战俘中居然有一个南越水师的参将。那自然是要找机会给这位同行称一称斤两了。

        任亮拗不过他,便告诉他第二天一早会有一个专业技能考评测试,由海汉方派出考官来对武森的专业实力作出评判,再决定其下一步的任用和安排。罗升东立刻就来了兴趣,向任亮打听了考官人选。罗升东在彻底投靠了海汉之后,一向表现优异,时间长了慢慢也被穿越者都当作了“自己人”看待。因此任亮也没瞒着他。偏偏这两位也是跟罗升东比较熟悉,打交道的时间甚至不比任亮少。于是罗升东立刻拍亲随去将王汤姆和孙长弥给请了来,然后好说歹说地求来了一个考评团的名额。

        如果换作别人,这种社交手段也不见得能奏效,毕竟关系归关系,工作上的事情还是得端正态度。但罗升东偏偏就是干这行的,与考察对象武森也是同行,让他进入考评团,从专业角度倒也说得过去。当然了,他可以在考评过程中表一些个人意见。但具体的打分和最后的判断肯定就没他的份了,毕竟执委会暂时还不会开化到让大明官方的人对海汉民团的用人方案指手划脚。

        阮氏兄弟出现在这里,也是多少起到一个调和剂的作用,他们已经提前跟两位主考官和突然冒出来的点评嘉宾见过面,因此引见双方的工作自然就由阮氏兄弟来完成。

        武森听到两位主考的名头的确是被震了一下,一个海军总指挥,一个造船厂负责人。他没想到海汉人居然会派出这种高级人物来对自己进行考评,这种重视的程度也让他心里已经为数不多的虚荣心小小地满足了一下。不过武森也知道海汉人之所以会如此重视自己,一多半的功劳大概还得记在阮氏兄弟头上,要不是他们在外面拼命为自己造势,海汉人大概也不会像这样把自己当个宝来对待了。

        而阮经贵介绍到最后一位,武森所受到的冲击大概比前两人还大一点。既然是海汉人要对自己的本事进行检测。那海汉高官亲自出面也无可厚非,但没想到最后这位居然是大明官军的高级军官,而且跟自己在被俘前的职位一样,也是一名水师参将!

        虽然罗升东为了避嫌,并没有穿着官服出席今天这个场合,但武森看得出这个身份大概不会是假的。眼前的这个姓罗的参将还留着髻,明显就不是海汉人。但军人就是军人,身上那股杀伐之气比官服更好认,而能够做到参将的军官,还会多出一丝上位者的威严感,这对武森而言是感同身受的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