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洛阳诗会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话说蔡邕蔡伯喈,时任左中郎将,人称蔡中郎。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当世大儒、著名学者胡广胡伯始,通经史,善辞赋,书法造诣极高,精于篆、隶,与钟繇、崔琰并称于世间。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后世评价蔡邕飞白书“妙有绝伦,动合神功”。他生平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仍存四千卷,洋洋洒洒,有文集二十卷。

        但胡广性格圆滑,柔媚宦官,以奉行中庸之道著称,历事六朝,为官三十余年,史称“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京师为其作谚语道:“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胡广多方善柔,保位持禄,而且把这个毛病也传染给了蔡邕。蔡邕不问人心所向,依附于董卓,位高权重,就是最好的证明。

        董卓也确实很给蔡邕面子,不但言听计从,而且给与高位,给时下的文人做了个榜样。一时洛阳的朝廷也是文人汇聚,不乏趋炎附势之辈。此次诗会,也聚集了不少骚人墨客,最重要的,还是蔡邕隆重推出自己的女儿,文名动天下的才女蔡文姬。

        诗会伊始,蔡邕陪董卓坐在二楼,身边是众多幕僚,陈龙算是客卿,在旁边的窗门前放了一张几案,视野不错。陈龙将声线降了八度,陪着董卓说笑,忽然听到楼下的喊声传来:“怎么蔡小姐还不上来?”引起一阵哄笑。

        董卓不怒反喜,也看着蔡邕道:“伯喈,你看底下这些年轻人都等不及了,何不就请蔡小姐上来?”蔡邕忙命下人去请。

        等着蔡文姬的功夫,董卓问陈龙道:“白虎将军,本太师对诗词格律,可是一窍不通。你是文武全才,今天可要好好露一手。”竟是语带调侃。

        陈龙忙拱手道:“太师谬赞了,在下只不过一介武夫,这个诗会嘛,纯粹对我是对牛弹琴啊。不过蔡小姐名声在外,我可不愿错过。”说罢粗声大气的笑起来,倒和董卓臭味相投。

        董卓也笑的肥脸直颤,不依不饶道:“不行,既然是诗会,你们每人都要作诗一首,白虎将军也不能例外。”说罢回身看着吕布,淫笑道:“奉先吾儿,你可做个监视官,如果做不出来的,一律当中脱裤,打一下板子并罚酒三杯!”吕布躬身道:“遵命!”

        罚酒三杯也就罢了,这当众脱裤子可太丢面子,一时董卓身边的官员,特别是肚里没货的武将们,都开始搜肠刮肚,在心中使出吃奶的力气作诗。董卓见属官都听自己命令,在那里摇头晃脑,不由志得意满,心中得意之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