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钰发誓要学好方言。

        过不了语言这道坎儿,别说开展驻村工作了,就是日常和村民交流也很困难。

        起初,赵钰和村民交谈时,尽管全神贯注也只能听懂只言片语,村民也对赵钰讲的普通话不太习惯,不愿意和他聊天。但赵钰对自己很有自信,毕竟十几二十年的学习生涯培养了他超乎常人的语言能力。对他来说,方言更像是一门外语,只要他发挥所长,勤于交流,总有熟练运用它的一天。

        后来,随着入户工作的展开,他不经意间发现,他与村民交流时从最初的竖起耳朵、连猜带蒙逐渐发展到不靠徐连翘帮忙释疑也能听懂大半的程度,再后来,他和村民聊天时也能时不时掺杂些土话了。

        尽管他的土话讲得不那么土,但村民们笑话归笑话,对他的态度却明显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村民见到他爱答不理,现在远远地看到他,也会主动与他打招呼。

        “小赵,尚湖中午来家吃饭吧。”

        “叔,不去了,俺还得去树奎叔家。”

        “哦,那回头来。”

        “哎!”

        村人朴实,好客。在他们看来,对人表示友好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对方来家吃饭。村民的饭桌上鲜少有大鱼大肉,多是面条和糁子饭,炒菜都很少。赵钰入户宣讲扶贫政策,村民总是热情地留他吃饭。赵钰不想给村民添麻烦,但不吃村民又觉得你跟他见外,瞧不起他。

        两相为难之下,徐连翘给他出了个主意,“留点钱吧,权当是饭钱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