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项目还留下什么东西吗,残骸、照片、资料和数据的副本什么的。”孟超接着问。

        “有,但并不多,而且都被封印起来了。”

        吴海波道,“越是神秘的太古遗物,越是具备不可复制性和唯一性,比方镌刻在那块金属面板上的立体符文,无论我们怎么拍摄和拓印,哪怕倒模重铸,都无法100%复制它蕴藏的信息量,或许连复制10%都办不到。

        “再说,太古遗迹的各个研究项目,都有着高度的独立性和保密性,通常情况下,外界极少得到副本和复制体。”

        “为什么?”

        孟超问,“多复制几份,送到各所大学进行研究,不是更保险,还能群策群力吗?”

        “你错了,不是更保险,而是更危险。”

        吴海波道,“对太古遗迹永远要保持敬畏之心,这不是‘群策群力’就可以研究透彻的东西,就好像一万只蚂蚁也不可能战胜一头食蚁兽。

        “太古遗迹会在不知不觉中侵蚀人类的血肉和心智,令人在恍惚中聆听到‘太古的召唤’,身不由己踏入深渊,或者走火入魔,畸变成奇形怪状的魔物。

        “因此,在进行研究时,我们恪守‘水密舱原则’。

        “你知道水密舱吗,地球时代的大型船只,会将船舱分隔成一个个独立而密封的小隔间,这样,就算某处船壳受损,海水涌入船舱,受到殃及的也仅仅是一个或者几个舱室,而不至于令整艘大船都折戟沉沙。

        “研究太古遗迹时,我们也尽量将危险性比较强的项目分开,如无必要,不会交叉探讨任何技术细节,这样,就算某个项目的研究人员统统受到‘感染’和‘召唤’,最多牺牲这一个项目,却不会对整个遗迹研究所造成影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