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当然是有。

        却也在东湖基地,掀起一波小小的热潮。

        之后几天,孟超每晚都会举办极限流学习小组,和大家切磋入门级武道,分析白天斩杀怪兽时,灵能在支脉中奔流不息,对神经电流的传递,以及肌肉纤维的缩胀和关节的转动,能起到多少帮助。

        来的人越来越多,到最后,足足上百个,一顶不算太大的帐篷,都快塞不下了。

        虽然愿意来和他交流的,不是军校的害群之马们,就是各大院校的新生,或者社会上的一星灵纹境超凡者,并没有什么影响力很大的高手,但作为一个良好的开端,孟超已经非常满意了。

        为了确保这些人都能被极限流深深吸引,孟超除了通过李英姿,和远在农大武道系实验室里的顾剑波进行远程交流,从顾剑波那里得到大量极限流的理论结晶之外,白天,就是利用极限流的理念,将各种基础武道都提升到全新的境界,不断“完美斩杀”各种怪兽。

        乍一看,和战斗经验不断丰富,猎杀速度越来越快的同学们相比,他的速度反倒慢了下来。

        光看斩杀怪兽数量的统计表,他的名次不断下滑,再次“泯然众人”。

        但他却认为,在熟练度提升到极点的情况下,斩杀再多的同类型怪兽,也只是机械式的重复性劳动,对于战斗力的提升,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他必须用不同的斩杀方法,在这些普通怪兽身上练刀。

        在一次次酣畅淋漓的斩杀中,不断磨砺极限流和各项基础武道,让这个全新的“系统”,和各种升级版的“程序”,配合得更加完美无间。

        于是,在从某一个角度切入怪兽的致命要害,将伤口缩小到极致后,孟超绝不会再用同样的方法,杀死另一头同类型怪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