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生结合刚才和孟超切磋的亲身感受,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着。

        “没错,我和顾剑波老师的观点都是,随着怪兽不断进化变异,未来的战争会越来越残酷,那种试图‘毕其功于一役’,用一记大招就消灭一个敌人的好事,会越来越少的。”

        孟超解释道,“未来武道的发展,攻防节奏势必会越来越快,更强调‘控制’,而不是‘输出’,或者说,如果你不能控制住敌人的节奏,逼迫它露出破绽的话,就算你的单次输出再强,无法命中敌人的要害,也是白搭。

        “反过来说,如果你不小心落入敌人的节奏,也很容易在构造灵磁力场的僵直中,被敌人一波带走。

        “全新的战斗模式,对我们的体能储备、肌肉纤维的细微掌控以及五感的敏锐程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一言以蔽之,比拼的不是谁的拳头更重,而是谁犯的错误更少,并且能引诱、调动、欺骗敌人,犯更多的错误。

        “我刚才施展的《百战刀法》,《莽牛劲》,《波纹劲》,包括《军体拳》,攻速都比当下主流的版本,提升10以上,你们出十拳的时间,我可以出十一到十二拳,即便我们的拳力相当,也都能预判到对方的拳路,但多出来的一到两拳,我就占尽了优势。

        “可是,这种优势,是要付出代价才能换来的。

        “攻防节奏加快了,对于肌肉、骨骼、神经网路和五脏六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问题在《百战刀法》和《军体拳》等普通人也能修炼的入门级武道上,表现还不太明显,但对于超凡者才能修炼的奇功绝艺,想要提升它的攻速和节奏,身体却跟不上,就非常头疼了。

        “预见到了这一点,农大武道系的顾剑波老师、李英姿老师和宗烨前辈,才会从十年前就开始探索修炼1024条支脉的方法,试图提升普通攻击的威力,加快攻防两端的节奏,最近终于有了初步成果,这就是‘极限流’。”

        孟超打开军用笔记本电脑,在投影仪上调出顾剑波制作的ppt。

        “极限流不是《军体拳》或者《百战刀法》这种,能够直接应用于战斗的武道,它更像是一种理念,一套修炼方法,一门战术体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