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於大明朝最为诟病的一点,就是朱元璋的闭关锁国政策。

        这个政策的确存在,而且基本贯穿了整个洪武朝,但当时的确有其历史意义,是为了防范逃入大海的张士诚残部。

        其实这个政策到朱棣时期就已经基本上被废除了,毕竟大名鼎鼎的郑和下西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郑和下西洋可不单单是为了宣扬上国威严,它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一次皇家主导的对外贸易。

        只是可惜这样的国家贸易在宣德八年随着郑和逝世,再也没有出现过。

        但有明一朝的对外贸易就真的停止了吗?

        当然没有,只不过这庞大的利益被东南沿海的士绅官僚收入了囊中。

        他们通过走私,每年都能从对外贸易中获得海量的白银。

        然後再通过银子作为敲门砖,贿赂官员,拉帮结派,经过上百年的发展,这个利益集团的触角几乎蔓延到了整个南中国。

        最强盛的时候,他们甚至已经有了cHa手内阁首辅更替的能力。

        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寇四起,朝廷剿之不尽,最终只能彻底封闭海关,这其中就有这个庞大利益集团在暗中影响的原因。

        朱元璋在通读大明史的时候,就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个官、商、士绅共同参与的庞大利益集团的存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