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周嘉逸这一头,也是不顺。

        催人催债这种边缘业务,就跟路边泊车小弟一个道理。多是跟着小打小闹的混子头头,抛头露面不说,还没多少信息可得,他最不想g。

        倒不是陆老板不缺人,相反,他可太缺了。

        上一回接头的时候,去了小三十个人。人倒是回来了,可货没回来。平白走漏消息,这两打人都用不得了。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陆老板现在看谁都带着嫌疑,原来的惯常联系的中间人更加面目可憎。最好是培养自己人,拉一条线,又方便又安全,如此一来,业务也能日渐扩宽……

        只是这个人选,要慎之又慎。

        周嘉逸的顶头上司打的就是这个算盘,因他在中缅边境活动过,兼修尼泊尔语,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正好能填上这个掮客缺儿。除了替他塑造一个负债累累的形象,私下也同意他在文物古董生意上捞些油水。毕竟军方也不为钱,只为了抓其中掩耳盗铃的细作。跨国走私,真正乌糟的还是那些通敌卖国的东西。周嘉逸不置可否,算是默认。这样也好,卖命赚钱,功成身退,最后一单。

        陆道泊不负众望,的确是看上他了。可惜周嘉逸不够老,不够坏,不够痞,还不够合群,让人如何放心?

        吴哥也纳闷:收他的时候b试过,身手极好。偏偏出去办正事就是假把式——雷声大雨点小。

        财务冷眼看着:h赌毒勉强占个赌字,注定不是一路人。

        其他兄弟更看不上他,几个月过去了,照旧一副出淤泥而不染的样子,恶心谁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